解说:2013年9月,著名画家马骏踏上了回乡的旅途。
同期(火车上):
马骏:每次回家大约都是这个时间,到家里也换换心情,北京的事情也太忙,回家也等于说休闲一下。非常愿意回去看看,在家走走,和姊妹们见见在,吃个饭。
马骏:济南应该说是一个文化古城,2000多年的历史了,所以说它的这个文化底蕴都相当丰厚,我也愿意走走古城,看一看。济南的大明湖、趵突泉也愿意去走一走看一看,因为济南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有湖有泉并且还有山。所以说作为一个山水画家,留恋这种地方。
出片名:水墨济南
画面:马骏出站,老婆接站。
解说:工作在北京的马骏,现任中国山水画院院长。他幼年学画,多年来从事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与研究工作,形成了大气磅礴、典雅秀润的艺术风格。他笔下的崇山峻岭,秀亭飞瀑,与济南这座名城有着完美的呼应。

画面:马骏作画,趵突泉,历下亭,马骏在实景之中。
解说:济南自古有着“泉城”的美喻。流淌的清泉,从古到今,未曾停歇,它像是这个城市的见证者与守护者,不舍昼夜,经护城河流淌到风景秀美的大明湖,使济南成为集“山、泉、湖于一体的魅力城市。马骏在这里度过了四十多个春秋冬夏,他的情因此而起,他的爱因此而生。
纪实:
马骏:我记得从结婚以后,几乎是每年一家人都要来的,几乎就没有断过。可偏巧有一年,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有事情,那一年就没来 。结果那一年没来呢,就发生了很多的变故。那一年我孩子正好考大学,他平常学习也挺好的,可那一年他就没考上学,更重要的是那一年我父母得病,还得得治不了的病。那一年也相继的离开了我们。
纪实:
大明湖给我这一家尤其是我解不开的缘分,解不开的情结,所以我现在也是,每年大年初一不管多忙,也都要到大明湖来看一看,走一走。看看这片水,看看这片亭子,看看这片绿色。
解说:
大明湖是济南市三大名胜之一,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对它对恰好的描述。
解说:如果说大明湖与马骏之间有着解不开的缘分,那么五龙潭对马骏来说就是童年里最好的回忆。
纪实:
马骏:这边就是大池子,我小的时候在这儿游泳,这个大水池,我小的时候在这里学会游泳的,在这里学会游泳的。
解说:马骏口中的这座“大池子”叫月牙泉,因形似月牙而得名。是济南五龙潭泉群之一。
纪实:
当时水特别凉,得往身上撩撩水,撩撩水以后,从这儿扒着石头。我们这就是大池子,我小的时候就在这儿学得游泳,在这儿学会游泳,哎哟,当时水特别凉,得往身上去撩水。手呢扒着那个石头,怕在这水里泡了。
妻子:水深吗?
马骏:这个水深得有10米当中,我们这帮小孩都坐在这里,一块玩儿。当时10多个孩子,夏天的时候,都在这儿泡,几乎每天都要来。有一回,有一回都在那儿吹牛,说谁敢上去。我就上去了,上去一个猛子扎下去了。哎哟,当时自己也都吓一跳,想想真是挺后怕的,10多米深。所以有时候你看这么短的距离吧,不是游,脚一蹬这个石头,就过去了,过到对岸。从对岸再一蹬石头就回来了。所以说当时小的时候在这儿印象特别深。在这里玩耍的时候。
妻子:那时候水流得也是这么清吗?
马骏:也是这么清,小伙伴们一大溜,7、8个孩子都在这儿玩儿,玩儿得可有意思了。我觉得我小时候那童年几乎与这儿都有很大的关系,基本上就从这边渡过了。
解说:
沿着月牙泉,走过了东流水街,就是马骏儿时住过的地方。每一次回到济南,他都会和妻子到这边走走,回到原来住的地方寻找儿时的记忆。
纪实:
马骏:这个桥就是英贤桥,这个桥已经比较小多了,这是泄水的一个河,每当下雨的时候,这儿全是看水的人。
所以这边,一到下雨,水几乎就漫到桥面。你看这儿还有原来的痕迹,这就更原来的桥墩,就这么高,桥墩是原来的,但是桥的这个痕迹原来就这么高。再往前就是我的出生地了,英贤街了,我们去看看。
解说:虽然这里是马骏常来的地方,他仍旧喜欢给妻子讲些远去的故事,聊聊他们之间不可不说的缘分。

马骏:我小时候也就6、7岁,和小伙伴们在这儿三合城,三合城是我们小伙伴最愿意玩的地方,他有好几扇门,门色都是红的。小伙伴们进去捉迷藏呀、玩呀。围着那个门来回转。因为它有三道门。这个门进去,那个门出来了。当时有一个大个子,也就是人家的经理,跑出来,每一次过去都撵我们这些小孩。我印象中那个经理,也就是那个负责人给我印象特别深,个子很高很瘦。每到见到他的时候,我们小伙伴们都避着他,一看他来了我们都跑。
再现画面
后来我跟你认识了,认识了以后,到你家里去,一开门,没想到那就是你爸爸。所以说有些事情不好说,都是很巧的事。没想到这事情都发生到我的身上来了。所以说有时候,我说怎么和你爸爸有缘分,和你一家人这么有缘分,最后成了自己自己的老岳了,成了咱爸了,有时候真是不可想象。这么巧合。再往前走,就是我们这个老宅子,老院,就在前边。
解说:
这条古老的街道,承载了太多的往事,太多化不开的缘分。马骏怀揣着对往昔的怀念,走在这里,使他仿若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解说:
儿时的马骏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他总是四处玩闹。现在想来,如是不他经常在巷子里跑跳,他的人生就会和绘画失之交臂了。
马骏:这条街就是我们英贤街1号,我就住在拐角这儿,这个拐角当时是一个门楼子,正好是三角地带,我小时候就在这里。当时小的时候,也就4、5、6岁这个样子,满街跑,和小伙伴们满街串,家家户户都串。当时这条街,每家每户真是吹拉弹唱的都有,也可以说是一条文化街。后来还有一些家庭也有挂着字画挂着什么的。其中有一天,我看见一个老人,在门口那儿画画,我就过去看看。结果一看,人家画得还真是仔细。
解说:马骏深深的被老人画的画所吸引,暗下决心,也要画一幅画给老人看。可当马骏带着自己的画回到来找老人时,就再也找不见他了。
解说:说起这段往事,马骏不由得感叹自己与绘画的缘分。当他无从寻找那位老人只得自己苦练绘画时,父亲发现了他的才能。

同期:
马骏:当时我父亲感觉我画画,感觉这小孩还挺有灵气的,就向同事借了几本书,其中我记得一本就是“芥子园画谱”,我觉得这个“芥子园画谱”,我当时看了特别喜爱。人家还催着要,当时这古书第一市面上没有,第二这种书不能乱借。当时我父亲拿过来这本书以后,人家还催着要,我也没办法,赶快的临呀,赶快的比着画。把这本书,基本上赶上几天,全把它画下来,画下来,把这个赶快还给人家。还给人家,我就看我自己原来画过的这本书。
解说:
父亲借来的一本芥子园画谱开启了马俊通向绘画的艺术之门。如今马骏已经成为一位知名的画家,当他说起这段学画的往事,更像是说起一段传奇故事,有着太多扑朔迷离的色彩。
导视一
探访哥哥,一个老旧茶叶盒,让他爱不释手
姐姐拿出的一封旧信,让他沉默伤感
回到自己的母校,岁月仿佛向他展开了长长的画卷
《故乡》栏目继续为您呈现《水墨济南》
字幕:马骏拜访哥哥家
纪实:
大哥:欢迎回家。
马骏:回来了,回来了,回来了,回来了。
大哥:都在这儿了。
马骏:好,都在这儿了。好。都坐,都坐,都坐。
大姐:坐高铁回来的?
马骏:是啊。
大姐:一路辛苦。
马骏:一路辛苦。
解说:
1958年,马骏出生在济南的一个知识份子家庭,排行老三。五十多年过去,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依然如旧,谈起马骏学画的往事,大家总是有太多的话要讲。
纪实:
大姐:那时候小,我觉得你也挺刻苦。

大哥:你看看,你看看这茶叶盒,咱爸爸买的,山水,四面全是山水画。想起比着这个茶叶盒在家里画这山水画的时候,为着画画你还给我抢地方,我愿意学习,你愿意画画,占得桌子都是你的,都支持你画画。是不是,你成绩大了有我的一功,告诉你。开玩笑,看到历尽沧桑的这个茶叶盒,也确实是50年了。
大姐:就是留个纪念,最后咱爸爸的心愿也实现了。
马骏:大哥和大姐说得对,这一个历尽沧桑的这个茶叶盒,你别看这么简简单单,它包含的意义非常深厚。第一是咱父亲对儿子的这种寄托、心愿,第二也是我画画,从这顶上才开始学起,对山水画有这么一个朦胧的认识。从这里受到了启发,也是我学画的这么一个承前启后的过程,所以说我像大哥说得一样,把这个茶叶盒带到北京去,把它保存好,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你的成绩是由众多的亲人在后边给你一定的关怀、给你一定的帮助,这些成绩都不是你自己的,是大家的。我一定把它珍藏好、保存好。可以吧?
哥哥:行。
解说:一只老旧的茶叶盒印刻着岁月的痕迹,也承载着父亲无私的爱。马骏正在回味感叹之时,姐姐拿出了一封旧信。
纪实:
大姐:兄弟,你看,这是咱父亲那时候给咱们留下来的,一个人一份。我把它带来了,你再看一遍。
马骏:学习。
大姐:2007年写的,我觉得你可能印象不深了
。
马骏:哇,这么仔细呀。
大姐:还要我们好好学习呢,干到老学到老呀。
马骏:咱爸爸用心良苦呀。
马骏:给孩子们的一封信,让我学习的信,还是一封学习的信。
大姐:让你不断学习。
马骏:2007年5月18号,日期都写得很清楚。最近我从旧日记本摘了一些四六句,共组成五组,从中对教育启发很大。为此我建议你们也要学一学,从中借鉴,修养自己。遇事不争,待人以诚,让人三分,路不走绝,先要敬人。人靠心好,近不过夫妻,咱不走绝。要想好,大敬小。哎哟,我这个父亲真是伟大,把这些个人的这种一生的总结,让儿女都应该更加警示一些。
解说:爸爸留下的这封信让马骏感动不已。这张薄薄的纸,包含了多少老人对子女的爱与期待。
此处有一些歌曲过渡。例如:《父亲》---崔京浩

纪实:
马骏:这就是我的母校,我在这儿生活了3年,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我1978年考到了学校,这儿当时还是一个两层的小矮楼,现在你看建立这么有规模的大学校园。我现在来看,重归学校有的地方我也不认识了,毕竟是好多年没有来过了。
解说:
回到母校时,还没有开学,冷清的校园比平时里少了几分学习的氛围,却多了些安静与闲情。
纪实:
马骏:但是我那上学的时候虽然简陋,各方面都非常简陋,但是我们的学习热情应该是非常高昂的。我们那时候在图书馆借的清明上河图,我就在这里连续画了3年时间。还花了半年时候,我利用课余时间把清明上河图画了半年多的时间。
解说:
一幅清明上河图的临摹之作,让马骏小有名气。在他看来,这里是他成长的重要阶段。
解说:
笔笔画来,处处灵动。马骏的细腻的手法,用心的勾勒。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精品又现于马骏的笔下。人、桥、船,尽显出那个少年的满腔壮志。如今再次回到这里,凭着依稀的印象,马俊想要带我们去找找当年学校的画室。
纪实:
马骏:现在是四层楼了,我们那时候才两层楼,非常的简陋,也非常的不起眼,就像一个招待所一样。现在一看,看嘛,四层楼了
马骏:当时我们在二层,也就是这个楼上,在这里画画。刚才看到教室了,我们当时教室里没有这么多桌子。一共7个人,5张桌子,它不是说屋里全是桌子,现在看全是桌子,我们那时候有画画的地方,晚上自己愿意学习,也可以在这5张桌子里选一个。现在来看,这个屋子里桌子太多,也就是说现在学生太多。只能是桌子多,所以我觉得现在可能学习什么呀,拥挤一下了。我们那时候上学,全是靠自己,靠自己自学,靠自己的努力。
导视二
远离城市,他为何把自己的美术会所设立在了南部山区
成就已成,他为何仍然坚持着上山写生的习惯
临行之前,他为何总会和家人一起去吃一顿糖醋鲤鱼
《故乡》栏目继续为您呈现《水墨济南》
解说:
2003年,马骏为了在艺术上获得更多的突破,离开济南,来到了北京。在这里,通过相互交流、学习,马俊把自己中国山水绘画的技法推向了更广阔的方向。

解说:
虽然人在北京,但是马骏深爱着故乡济南这片土地。在济南的南部山区,他设立了自己的美术会所。这间别致的小院里满是他亲手种下的果树。闲暇之余,马骏还经常拿着本子上山写生,亲近久违了的故土。
同期纪实:写生
这个是我10多岁,应该算是在上学之前上大学之前。因为南部山区靠着济南(市区)比较近,我们那时候骑自行车,骑两个多小时的自行车,来到南部山区。当时这边还有好多小的村落,我们在这里写生,画画这里的山。所以说我已经养成习惯了,从那时候起,也就是说到现在,每次回来的时候,我看着有好的山,在不时的观察、在写生。在记录着山的这种痕迹,实际上家乡的山远远的影响了我的绘画。我的绘画别人看着,马老师,你的画非常陡峭,非常真实。我觉得与我在山里的这种生活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这种生活深入的写生也好,深入的采风也好,它影响到我的画中。所以我在绘画当中,就把家乡的好山好景揉进了我的绘画当中。大家一看,这山是哪里的山,有时候朋友也问我。马老师你这是哪里的山,我就说,这就是家乡的山
解说:
走在故乡的山田之间,群山环绕,一片翠绿。举目远眺,山与山相连,峰与峰相依,且形态各异,让人惊叹万分。
同期纪实:写生
家乡的这种山,应该说气势非常宏大,这种宏大也代表了一个济南人、山东人的性格、山东人的气魄,是吧。这种磅礴劲也代表着山东人的这和一个气势。所以说我觉得山、环境造就了人,所以说我觉得我画这个山,一看北方人这种气势特有。
解说:
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城。马骏在故乡的山水之间成长,故乡的山水塑造着他,他的成长痕迹也早已烙印在这里。

相声转场
解说:
每次回北京之前,马骏总要聚齐兄姐妹,和大家吃一顿团圆。说起故乡的美食,马骏最想吃的就是那道糖醋鲤鱼。
纪实:
马骏:我这次从北京回来,我也想着请咱们姊妹四个,一家人吃一个团圆饭,吃一个糖醋鲤鱼。我想着我儿时候特别喜欢吃这个糖醋鲤鱼,也想着吃这个糖醋鲤鱼,因为这个糖醋鲤鱼特别好吃,也是咱们济南的名菜。我记得最早的时候吃这个糖醋鲤鱼,可能是我们大哥1982年结婚的时候,那个糖醋鲤鱼给我们印象特别深。太好吃了,正是他那个大喜的时候。
大哥:对呀,就是那时候吃的。要不然平常我们家里那时候生活差根本吃不上糖醋鲤鱼。
大姐:当时我们家可高兴了。都觉着好歹吃到糖醋鲤鱼了,所以说特别是我兄弟和我的妹妹,最喜欢吃糖醋鲤鱼了。所以大家都很高兴。
解说:
糖醋鲤鱼,是济南的名菜。著名诗人臧克家曾赞叹它:味道极其鲜美。在贫苦的年代里,这道菜对于马俊来说,只是他人宴席一个仰首翘尾的造型,始终不得品尝。如今生活富足,这道美食成为了每次团圆饭桌上,必点的美食。
纪实:
大哥:马骏能成为北京的,我们中国的大的山水画家,也与吃糖醋鲤鱼有关系。我们至今应该忘不了这个事。对不对,为什么印象深刻呀?
马骏:哎哟,这鱼,好香呀。
大哥:看着想吃,金黄色的,你看到了吗。象征着吉祥,太棒了,造型真好。
大姐:太想吃了。
大哥:看着这个鱼,想起你小时候吃的那个,像我的那个糖醋鲤鱼吗?
马骏:是,确实这个造型不一般。就是鲤鱼跳龙门吗。
马骏:应该说这个造型比原来那个鱼跳得还要高,更高,跳得更高。咱原来做得那个鱼,还没有这么个造型,稍微这么往外张。这个鲤鱼从尾巴到这个鱼的这个神态,那真是跳龙门的一个神态。
大哥:说明我们的生活现在是越来越好,很好,一看就想吃。
马骏:相当不错,相当不错,好,来,我们姊妹们都看看,象征着吉祥的东西。
解说:
世间诸多美好,最好不过团圆。人生行万里路,最温暖不过故乡。马骏在这座城市里出生,成长、成名。这座城市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人与城的的命运在岁月的变迁中,紧紧的连在了一起。

同期:
马骏:我在济南生活了40多年了,应该说在这40多年当中,我的这个绘画、成长各方面都离不开济南,这个发展期都离不开济南,济南应该是我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