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 视频点播 > 热门文稿 > 《王林回家》
【画面】自画像接汝阳全景

 

【同期】
汝河之阳,云梦山下,这里是我的故乡。故乡的山,故乡的水,还有童年的记忆如梦如幻。

 

【解说】
王林,号云梦老林,1963年出生于河南省汝阳县,他师承中国漫画泰斗方成先生,以历史人物为题材,创作出了一系列经典作品,他的作品夸张传神、简约风趣,其中充满着他对于人生、对于世界的理解,观赏他的作品,观众会自然而然的感受到惬意与欢畅。

 

【同期】
我生长在这个云梦山下,所以我的画室也叫云梦斋。

 

出片名:《王林回家》

 

画面:车拍景象

 

出字幕:2014年1月4日,著名画家王林,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汝阳
画面:画漫画恐龙叠至车拍汝阳标志恐龙

 

【记实段落】
王林:一下高速,迎面就是两个巨大的恐龙,我的故乡也被誉为中国恐龙之乡,我也作为龙的传人。

 

【解说】
这两只巨大的恐龙,是根据汝阳发掘出的恐龙化石等比雕塑而成,被称为“黄河巨龙”,是当前亚洲已发现的恐龙当中,体型最大的,堪称“亚洲龙王”。而发现这些恐龙的汝阳,又被人们称为“龙之乡”。


每次回到故乡,王林的第一站,就是去看望自己的父亲和兄长,常年在外的他,最牵挂的就是家人。

 

【记实段落】
兄:刚下火车。
王林:啊。
兄:怎么样?坐了几个小时?
王林:坐了7、8个小时。
兄:路上吃饭没有?
王林:吃的方便面。
王林:前一段时间我跑到南方,广州,跑了南方去办画展,刚刚回来。
王林:很长时间没回来了,看咱爸爸。
妹:你现在要去北京,二哥天天陪着你,有时间多多陪着你。
王林:什么时候身边不能没人,没人陪不行。
妹:咱爸现在可高兴了。
父:今年回来过年吗?
王林:放假今年可能值班,小华值班可能就不回来了。去北京过年吧?
父:好。

 

【解说】
家人坐在一起,总是有说不完的过往,道不完的关爱。

 

【纪实段落】
他说你怎么不吃呢,我说这是小孩子的,我得给小孩子留着。

 

E:你看你养我们也是这样养出来的。
A:你两个自力更生,自己发展去了。
王林:苦也是一种财富。
A:财富买都买不到。

 

【解说】
故乡,总是有说不完的情,掉不完的泪。
故乡是根,是牵绊,花开四方,可根却永固。

画面:漫画老宅

 

【同期】
我从小是跟外公、外婆长大的,外婆对我的影响非常深。
王林:我们那时候烧的是柴或者是煤,外公让我印象很深的是他可能每个月都要赶个去拉煤。我每次都会盼着他们回来,因为什么呢?我外公回来以后,总会给我用毛巾包来包去,包一个我们叫锅盔,那是我最爱吃的一种老家特产。外公总会从很远地方拿回来,用毛巾包了几层还是热的,我吃的时候还能感觉那个锅盔是热的锅盔,所以我现在想起来非常地感动。外婆在我的印象中,她总是每天晚上睡得很晚,她老在织布。那个时候有老的织布机,她在织布。家里非常穷,基本上我们所有的衣服都是我外婆织出来的。所以我经常从梦中惊醒,能看到外婆弯着背织布。所以我也是非常难忘的一种情景,老人的善良和勤劳也塑造了我的性格,对我的影响也非常地大。

 

【解说】
沉浸在回忆当中的王林,不由得想起了自己曾经居住过的老宅,他想回到那里,重温过去的美好回忆。
【记实段落】


我想再去看看我的老宅,我已经从15岁离开这个老宅,然后出去求学、工作,已经三十多年没有回去了。


王林:这里是我生活的老宅,回到这里感慨很多。这都已经是30多年没有回到这个老宅了。过去门前是一条很清澈的小河,就是汝河的源头。对面是一座非常有名的山,就是我们中国智慧之圣,春秋时期的外交家、纵横家,鬼谷子王禅的道场,叫云梦山,所以我跟我哥的斋号叫云梦斋,也因山得名。

 

【解说】
从小生活在云梦山下的王林,非常喜爱鬼谷文化,也喜欢这个神秘的云梦洞,那时候的他,经常会与哥哥,一同去探寻洞里的秘密,而这样的经历,也使得他在后来的创作中,把鬼谷子的传说变成了自己的题材,而这些从小耳闻目染的历史人物,也频频出现在他的作品当中。

【纪实段落】
王林:我是生长在云梦山下,从小跟大人登山去探索这个洞窟。这个洞其实有很神奇的传说,传说这个洞是春秋纵横家鬼谷子,在这修道,办学的地方,他曾经在这里举办了中国天下第一所军校,培养了当年很多赫赫有名的一些学生,比如孙膑、庞涓,还有毛遂。远古时期,这个地方应该是中国军事和外交人才聚集的地方,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

 

【解说】
面对离开已久的故乡,王林陷入了深深的回忆当中,仿佛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依然保留着当年的印记。

 

【同期】
我家门口,还有一棵很大的柿子树,我小时候觉得这个树非常非常大,这个树很神奇,是我外公在很小的时候,把这个树架接了四个品种的柿子。这个四个品种集于一树,这个树就形成了每到秋天的时候,挂满了柿子,有牛心柿子,也有这个我们叫磨盘柿子,还有那种小的像灯笼柿子。不管我到什么地方,我都会想到一棵树它有四中柿子。

 

【解说】
老树依旧,记载过往的老宅也还在,可是当时的人,却早已故去,这里,满载着王林幼年的回忆,同时也记载着他初学绘画的故事。

 

【同期】
我10岁的时候,跟我哥一起,把我们几年来画的很好的作品,我们就陈列在这个房间里边。吸引了很多的左邻右舍,过来给我们极大的鼓励。

 

【解说】
王林自幼受家庭的影响,从而喜欢上了绘画,与哥哥一起钻研学习,在左邻右舍之间获得了极大的赞誉,当时年幼的他,不会知道,也没有想过,自己会走上绘画之路。说起自己绘画的经历,王林不自禁的想要去自己绘画启蒙的地方看看。

 

【同期】
从小我们在一起,应该说生长在这个叫书香门第。我这说书香门第,是因为我从小就生长在新华书店的那种书库里,仓库里,从小就以书为伴。然后,阅读了大量的传统的名著,还有连环画。我记得我小时候,我对假期就是把我喜欢的连环画,从第1页临摹到第156页。我一个假期完了以后,我会把这个连环画重新我手绘出来一本连环画,钉起来,这是我的最早的启蒙,就是我的临摹,就是绘画从临摹开始。

 

【解说】
王林常常笑称自己出身书香门第,可是这个书香却是指书店仓库中装书的箱子。他想要再去看看自己曾经无数次度过假期的书店和仓库,可是随着城市的发展,王林心中的那个书店却再也寻不到了,三十年间,故乡发生了太多太多的变化。

【导视】
【解说】云梦山里,寻幽探秘,汝河之畔,戏水觅石。
【解说】故乡有说不尽的故事,道不完的传说。

《故乡》栏目继续为您呈现《王林回家》。

 

【作品赏析】

【解说】
王林的作品以水墨人物画为主,他将中国的漫画、风俗画、水墨人物画、传统人物画,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作品中那种独特的风骨和气韵。而他之所以会选择进行水墨人物画的创作,却离不开故乡那些流传千古的美丽故事。

 

【画面】漫画杜康造酒

 

【纪实段落】
这是杜康造酒的遗址,汝阳三宝,一个就是恐龙文化,然后就是酒祖文化,还有智圣文化。
王林:这个地方曾经在远古时期,有一位樵夫。他的夫人每次带他去打柴的时候,会给他一个饭包,盛大米饭的一个饭包。他就带着出去,大概几天时间就在打柴。后来有一次,被猛兽所追。追到一个大树前边,他就灵机的把这个饭包放在一个树洞里边,然后爬在树上,这个猛兽就围着他三天三夜。后来等猛兽走了以后,他下去,下树取这个饭包的时候,就闻到一股非常芳香的一个味道。这就是那个米饭发酵以后,形成了酒,这就是最早的酒的发明。所以这个故事就成为了,杜康因为发现了这个酒,就成为了一个美丽的传说,这个酒文化就由此开始。
这个酒是中国文人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古人斗酒诗百篇。所以说画家,艺术家,有酒的这种介入就会激情迸发。所以这个杜康,又中国造酒的鼻祖,所以说曹操《短歌行》里边,叫“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解说】
传说杜康是中国酿酒的鼻祖,历来文人常常都将酒称为“杜康”,而作为酒祖之乡的汝阳,更是让众多文人墨客流连往返,给当地留下了无数的传说与故事,而这样的传说故事,恰恰给汝阳这个历史名城添加了更多的人文气息,同时也给了王林更多的创作灵感与源泉。

 

【作品赏析】与酒有关的作品

【解说】
在数千年的传承当中,汝阳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历史,也流传了许多美丽的传说。自幼受到这些故事熏陶的王林,也早已将之深深地刻画在了自己的心中,也许在他刚刚启蒙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他将以历史人物为题材,进行创作。

 

【作品赏析之后渐黑】

 

【画面】画漫画汝河觅石

 

【纪实段落】
王林:汝河是盛产这种汝河奇石的这个河道,因为汝河发源于咱们伏牛深山。这里面的石头经过几亿年,在河床上滚动、翻滚、然后打磨,最后形成天然的一种石头。像这种石头,它里边有很多带有写意的一些文样,这也是我绘画中受启发的东西。像这种线条,它本身就像一种大写意画一样。像这种斑点,都是自己自然的,纯属天籁。

 

这个石头里边的一些图案,对我日后绘画,尤其是写意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真正画家追求的东西,一个精神就是天籁之美,就是纯自然的,不经雕琢的,天然形成的一种美。

【解说】
故乡的传说给了他绘画的题材,历史人物故事,在他笔下变得生动而传神,而那些从小经常拿在手里的汝河石,又给他带来了自然界鬼斧神工的妙笔。

 

王林的作品简约而生动,深得中国写意画的精髓,那种笔墨随性,写意生动。

【导视】
【解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三十五年沧桑巨变,回故乡,往事何处寻?
《故乡》栏目继续为您呈现《王林回家》。

【记实段落】陪着父亲散步
王林:在家注意身体。
父:外边车多,人多。
王林:对。
父:注意安全。
王林:对。往前走。
王林:以后,人一片,多漂亮,在这个地方环境,河是最好了。
王林:不是。把身体搞好点,享受大好生活。

【解说】
时间匆匆而过,离别又在眼前,无论在何方,最牵挂的,还是故乡,还是亲人。
离别之际,王林却依然放不下故乡,这里有太多值得追忆的地方。

【画面】漫画,母亲

 

【纪实段落】
王林:每次回到故乡,我都要沿着这条小路爬山,去寻找过去母亲给我留下的一种记忆。老母亲是咱们共和国第一代新华发行人,她是作为新华书店的第一代发行人。在我儿时的记忆中,老母亲背着几百斤的图书,还有扛着儿时的我,那时候就沿着这条小路艰辛的跋涉,走村窜巷,把图书卖给那些非常非常偏远的一些山村里面。老母亲是怎么卖书的呢?她就是每次用自己买的理发的推子,给那些山民们免费理发,先跟他们交朋友。通过理发,然后交朋友,把人聚起来。然后,她就带着图书,念给这些山民们听。然后山民们把自己家里的废铜烂铁,这些废品全部交给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再把这些收的废品,来变成书款。然后,母亲就这样在方圆上百公里留下了她的影子。然后,这样她把图书,把知识传给这些贫瘠的山村,所以母亲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对我作画做人,她的坚韧,她的善良,对我影响至深。

【解说】
母亲在五年前离开了王林,虽然他没有将那种伤感表现出来,但是每次回到故乡,他总会独自一人来到山中,来到这条母亲曾带着他走过的路,重温母爱,重新回顾,那些母亲曾在路上讲给他的故事。

【画面】山间蜿蜒小路,做留白。
【纪实段落】重归母校
E:这个学校原来。
王林:变化很大。
E:原来,也没有啥。
王林:褚老师(音)对我是最好了,最关心我画画的。

 

【解说】
也许是这次回到故乡感怀颇深,也许是过往的经历给他带来了太多伤感,他想要寻找一些快乐的回忆,却发现时过境迁,母校也早已变得不同,看着正在上课的学生,王林有些黯然,又有些喜悦,故乡的未来,大概就掌握在这些孩子的手中吧。

【画面】汝河
【现场同期】
前边这条河就是我生长的地方,叫汝河。汝阳是在汝河的岸边,汝河之阳,所以叫汝阳。这个汝阳县也是因河得名。古人类一般就是沿河而居。所以说在河的岸边是最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我非常幸运生在汝河岸边,这样风景山水秀美的地方。所以我的绘画也是带有一种才艺和娟秀。汝河水在我小时候,清澈见底,我跟我哥常常在河边,光着脚丫子裸奔,那种畅快,童年的那种自由,那种阳光,所以经常在我梦中出现。所以这个汝河给我的记忆非常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一个画家,他的绘画的风格形成跟当地的山水是密不可分的。

 

【解说】
临河远眺,就是汝阳县城,如今的汝阳,已经是高楼林立,车流如织,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科技的发展也给这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期】
王林:1979年,也是我15岁的时候,光着脚,趟着河,离开了这个县城,到洛阳去求学。那时候觉得这个河非常宽阔,我感觉趟着河,一步一深一浅,觉得非常宽。现在再回来以后,觉得这个河,和对岸就好像近在咫尺,非常近。但是人长高了,长大了,家乡仿佛变小了。

 

王林:当年光脚趟河走出这个大山,然后也常常回来眷顾,看望这条河,但是每次感觉都不一样。每次都有新的感觉,汝河两岸建起来很多高层的建筑,现代的文明在我的家乡越来越彰显。但是我还是更加怀念,儿时那种农耕文明,原生态的那种山,那种水,那种原始之美。

 

【解说】
当年十五岁的少年郎,如今已是半百之年,看着眼前的河,王林看到了过去美好的回忆,也看到了故乡,几十年间沧海桑田般的变化,至于未来,是什么样子,大概他自己也不敢想象吧,然而他最怀念的,大概还是记忆中那未曾被污染过的地方吧。

 

【画面】落日中打坐。
推荐: 《王林回家》 《心系京城》 《墨韵桑梓》
播放次数:
内容摘要
【画面】自画像接汝阳全景 【同期】 汝河之阳,云梦山下,这里是我的故乡。故乡的山,故乡的水,还有童年的记忆如梦如幻。 【解说】 王林,号云梦老林,1963年出生于河南省汝阳县,他师承中国漫画泰斗方成先生,以历史人物为题材,创作出了一系列经典作品,
标签:
来源:CCTV故乡时间:2018-01-12 09:13作者:秩名责任编辑:cctv故乡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首页 | 最新动态 | 栏目介绍 | 节目预告 | 视频点播 | 节目相册 | 全国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7 故乡新闻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京ICP201208169  技术支持:CCTV故乡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