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 视频点播 > 热门文稿 > 《梦襄阳》

【开篇】音乐“黄梅戏”

【画面】袁浩走在回民街当中,寻找记忆中的牛肉面

【同期】

袁 浩:这条街是我们襄阳比较古老的一条街,两边都是卖这个牛羊肉的,已经好多年了,这条桥呢也是我们襄阳比较标志性的一桥建筑,每次我以前在外地的时候,经 常比较惦记的这个家乡的味道就是牛肉面,这也是我们襄阳本地人,每天必备的早餐,任何的山珍海味,都及不了这一碗面,还有一碗黄酒。

【解说】隆冬时节,襄阳进入了每年最冷的一段时间,可是对于襄阳人来说,天寒地冻也不可怕,只要有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和一碗温热的黄酒,就足够了。然而,这样的生活对于在外拼搏多年的袁浩来说,却是一种奢望。

【同期】

袁浩:以前在那个外地的时候啊,每天只要一想到家乡的时候,特别怀念家乡这个牛肉面这个味道,老是想着,觉得什么味道都比不过这个,

【片名】梦襄阳

【纪实段落】

袁浩:这条河就是叫汉江河,就是长江的第一大支流,也是我们的母亲河,我是从小喝着这条江水长大的,

【解说】汉江别名汉水、襄江、襄水,襄阳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汉水穿城而过,分出南北两岸的襄阳、樊城。两城隔江相望,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与商业重镇。1949年以后两城合二为一称襄樊市,分设襄城、樊城两区。直到2010年年底,襄樊市正式更名为襄阳市。

襄 阳有着2800多年的历史,是举世闻名的历史名城,而对于襄阳人来说,最让他们自豪的,是汉末三国时期,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相传智圣诸葛亮,就是在这 里,被刘备三顾出山,才有了三分天下的隆中对。而穿城而过的汉水,就是这座城市的母亲河,对于襄阳人来说,汉水不仅仅是养育他们的水源,更是他们精神的寄 托。

【同期】

袁浩:这么多年在外边,心情好,或者说心情不好的时候,都会到河边去玩,因为我觉得大海,或者 说河流它是通的嘛,有时候把自己的心情,不好的时候,到海边去,也可以去跟大海去倾诉一下。因为我觉得这条河流,它会连接着我的家乡,对它说话的时候,我 就感觉到我的母亲它能听到一样。

【解说】(黑闪)1972年,袁浩出生在湖北省襄阳市下辖的白集村,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由于家庭贫困,他在初中毕业之后,就开始在襄阳到处打工以谋生计,他做过建筑工、装修工、厨师、服务员,也曾试图自己开店赚钱。

【同期】

袁浩:那时候因为我个子很小嘛,所以干这些活,别人干得了,实际上我出力气还干不了,但是没有办法嘛,一天才几块钱,那个时候。

【解说】袁浩从小就身体瘦弱,无论是打工还是做农活,都比别人要慢得多,这让他的生活更显窘迫。到了2000年,结婚两年的袁浩,面对困顿的生活,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他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前往广东的火车,开始了自己的拼搏之旅。

【同期】

袁浩:实际上那时候很不舍得啊,但是没有办法,我觉得如果说我不是一个农民嘛,要想改变自己的家族,要想改变下一代的话,必须要走出去,所以这个时候到了广东去,开始改变自己的命运。

【解说】带着不舍与牵挂,也带着希望和憧憬,袁浩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同期】

袁 浩:到广州以后,觉得那边的生活节奏比较快,接受的信息也比较广,所以说后来我在一家公司,刚开始去跑那个业务员嘛,跑销售嘛。当一旦进入这个销售以后, 我觉得这个对我来说,因为销售它第一个,它的这个根据自己业绩来,所以说它没有底线,对工资来说,对收入来说,只要自己勤奋一点,拼搏的多一点,那它收入 可以比我们打工好的多。所以说从那个时候开始起,在一家公司开始做这个产品销售,化妆品这个之类的东西,所以说从此,慢慢从这个销售,一步一步做到主管, 后来带了很多的团队。

【解说】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对于袁浩来说,他没有退路,只能一路向前。15年的努力,不知道流了多少汗,袁浩终于在外面闯出了己的一片天地。

纪实段落】(黑闪)

袁浩:我记得二十多年前,第一次登上这个城楼的时候,我们的对面,完全是一片小矮房,我记得那个时候那条街上,全是卖这个牛羊肉的,那个街道很乱很脏,没有想到这次回来,完全全部是高楼大厦了,这个完全是一个大都市的一个新面貌了,变化太大了。

【解说】在外十五年,工作繁忙的袁浩,很难有机会回到故乡,可是每次回来,他都会感叹故乡的惊人变化,繁华的商业街,成片的写字楼,林立的高楼拔地而起,处处都显示着这片土地的发展与变化。

【同期】

袁浩:变化太快了,真的是没有想到的。所以我觉得这座城市对我来说,完全不一样了。

【解说】看到故乡巨大的变化,袁浩的心思又动了起来,其实一直以来,他都不甘于背井离乡,在外拼搏,他更想的,是能在故乡,能在家里有一份事业。

【同期】我相信通过我这么多年在外面打拼,真正的学的东西,回来可以真正的发挥得余地了,可以尽情来发挥,我也相信会是真正的对我们的家乡,还有我们的这些邻居亲戚,包括我身边的这些朋友们,我也相信会真正给他们带来一些帮助和改变,这也是真正想回乡创业的一个想法。【解说】念至而行,2015年6月,袁浩突然离开了拼搏多年的广东,回到了故乡襄阳,与几位志同道合的人合伙,开起了一家新的公司,这一举动让他的很多朋友,都感到深深的疑惑和不解。

【导视】

解说:是什么让他舍下一切,重头开始?

解说:又是什么,让他有信心重开新路?

解说:故乡栏目继续为您呈现《梦襄阳》

【画面】《射雕英雄传》片头结尾部分,同时带入音乐

【同期】到现在都可以感觉,记忆犹新的是,只要那个射雕英雄传那个音乐响起来的时候,只要那个音乐一响,我就想象到一个画面,就是在射雕英雄传里面那个郭靖,出来一个月亮,拉着这个弓,来射击的那个场面,我到现在还记得。

【解 说】“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是金庸先生对自己作品当中的郭靖的一句评价,郭靖为保卫国家而镇守襄阳,成为了很多人心目当中的英雄,而襄阳这个地名,也成 了很多崇拜郭靖,喜欢金庸武侠的人心中,最为神圣的一个地方。对于袁浩来说,襄阳更是他心中的一个梦想,而小时候看《射雕英雄传》这部电视剧的故事,也成 了他心中极为宝贵的对于故乡的记忆。

2016年1月16日,星期六,一场大雾笼罩了整个襄阳,能见度不足百米,可是,这场雾却挡不住袁浩回家看望父母的行程。从襄阳市到白集村短短的30公里路程,花费了袁浩近两个小时的车程。

【同期】

袁 浩:就是其实现在,在城里边条件也好了,现在房子什么都有嘛,说了多少次,不行到城里边住。然后去了他不习惯,有时候去了吃顿饭,玩个一两天,到时候玩不 住,就要回来,觉得在家里边啊,和这些邻居们在一起,觉得自由一些,自在一些。有时候家里还种种地,感觉蛮舒服的。反正去城市他就是住不惯,反正也不愿意 去,所以说现在我们也基本上经常回家来看看

【纪实段落】袁浩回家

【解说】19世纪60年代,由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袁浩的父母从丹江口迁移到了襄阳,从此就在襄阳生根落户。那个时候正是人民公社时期,父亲有些文化,在村里做会计,在袁浩的记忆当中,他小时候家里的生活还算不错,可是在他刚刚懂事的时候,家庭出现了一次巨大的变故。

同期】袁浩:后来国家这个就是土地包干到地了以后,实际上我们,因为他也不太会种嘛,所以当时准备说是要搬到丹江口老家去,后来诸多的原因嘛,也没有搬成。就说那一段时间,对我们家来说,应该是最黑暗的时刻,因为那个时候,人家都包到地了有土地,而我们家没有土地。

【解说】民以食为天,对于农民来说,想吃饱就要有地种,那时候的袁浩家,几乎没有任何收入,家里的积蓄也慢慢地消耗殆尽。

【同期】

袁 浩:我记得后来就在这后边,当时后边这一片都是荒山荒地,没有人去种的。所以那个时候我父亲跟我妈他们都,一锨一锨的,这样挖了一片,开了一片荒地出来, 自己来慢慢吃,就这样子的。那个事情记得最清楚,有一次好像是种小麦的时候吧,那没有办法了,人家自己都在忙着别人的,那我父亲就用自己亲自来人工来拉, 来牵着这个犁,而我妈一个人在后面背着。我当时看到那一幕我就比较辛酸,因为刚好当时是放假,回家看到这个事儿,感觉很难过的。

【解说】每次回想起父亲拉犁的身影和那是贫穷的生活,袁浩总是心中苦涩,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在他的心里,萌发了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的念头。

【同期】我们那个时候日子真的很苦的,我记得最后的几年,连吃的都没有,很多时候都得找邻居借啊什么的。

【解说】在袁浩的记忆当中,如果没有邻居们的帮助,他们一家,能否生存下来,都不一定。所以,袁浩一直都对白集村充满感激,时常想要如何报答这些乡亲们,而这大概也是袁浩毅然决然的辞别经济发达的广东省,回到故乡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纪实段落】袁浩跟母亲一起做饭

【解 说】(黑闪)为了让父母在农村生活的好些,袁浩在回来之后,便帮父母重修了家里的房子,虽然还没有装修好,可是,对于老人家来说,能在农村和邻里好友们一 起生活,就已经非常好了。每到周末,只要有时间,袁浩都会回来看看父母,而他的妈妈总会提前买好儿子喜欢吃的菜,在家里等着他。

【纪实同期】(母子对话)

袁浩:我个子很小嘛,当时我记得我够不到这个灶台,然后每次我搭个小板凳,站着炒菜,我弟弟给我烧火,我当时我爸爸跟妈妈,他们两个人在地里干活嘛,我喜欢做饭,这是很小的时候学会的,我弟弟到现在都不会做饭。

【解说】回到家的袁浩并不愿意让母亲为自己辛劳,而是和妻子一起帮着母亲做起了饭。

【纪实段落】和母亲一起做锅巴饭和米汤。

【解说】外出多年,对于袁浩来说,最想念的却是母亲做的锅巴饭和米汤,虽然家里早就有了电饭锅,可每次袁浩回来,母亲都会亲手用家里的土灶给他做锅巴饭、做米汤。

【纪实段落】一家人吃饭聊天。

【解说】忙乎了半晌,一家人做出了满满一桌子菜,可是最吸引袁浩的,却是那一盆普普通通的米汤。

【画面】袁浩喝米汤,一家人吃饭。

【黑闪】

【纪实段落】

袁浩:这个地方就是原来我们的小学,我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是在这个地方上的学,当时我记得这里,这个是一个非常小的房间,是一个小卖部。我记得我们 小时候上学的时候,经常从家里边偷鸡蛋,然后到这里来,换吃的东西,什么瓜子啊什么糖啊,那个时候我记得非常清楚,小时候在这里,一年级到五年级,全部在 这里渡过的。

【解说】对于故乡的记忆,最多的就是学校,吃过饭,袁浩便想要去看看曾经的学校,可惜的是,那所袁浩曾经读过五年的小学,早已搬迁,变成了一片民居,而唯一能够辨识的,只有学校后面的那个仓库了。

【纪实同期】

袁浩:这个地方的两边就是我们的小学,这里就是我们的仓库,也就是农民们现在收了粮食以后,要全部收到这里来,然后可以卖钱卖粮食,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当时也跟我父亲来卖过粮食,这两边全部就是,拉了粮食在这儿排队啊,非常多的人,有时候一等一天,就在这里。

【纪实同期】袁浩和仓库里的人闲聊。

【解说】虽然学校已经不在了,可是记忆却并未消失,至今,袁浩仍然时常怀念,每天放学后,去学校旁边的村大队看电视的情形,而在他心里记忆最深刻的,还是那部《射雕英雄传》。

【纪实同期】

袁 浩:那个时候最流行的记得就是看那个射雕英雄传嘛。所以说有时候,比如说下午放学了以后,就直接去,跑到那个地方去看,因为当时家里边都没有电视嘛,那时 候还是黑白电视,每次只要一放学,当时晚上嘛,晚上五点多钟,放学的时候不回家,就多那儿去,我们很多小孩很多学生,就坐在一起,一大堆就在那儿看电视。 一直在我记忆里边,现在只要一听到射雕英雄传那个歌曲,我就想到了一个场景,就是一个人,非常大的月亮,那个当时是黄日华演的吧,拿着那个弓,射雕的那种 状况,我现在记忆还非常清楚。

【解说】也就是在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袁浩对故乡,对襄阳,第一次产生了强烈的自豪感。

【同期】

袁浩:主要是郭靖,镇守襄阳这个地方,我觉得我们也是襄阳人,感觉到好自豪。

【解说】那时候的袁浩,并不知道,郭靖只是书中,电视里的一个角色,也不知道,历史上,并没有这个大侠,可是他仍然打从心底里,喜欢这个人,喜欢他的事,而同时,他也想要像郭靖一样,为故乡,为襄阳,做些什么。“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导视】

解说:回到故乡,他究竟做了什么? 
解说:他又是如何回报故乡的? 

解说:故乡栏目继续为您呈现《梦襄阳》

【纪实段落】

男: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有这么多的朋友们,冒着这么寒冷的冬天欢聚一堂,这是一个温暖的会场,

【解说】(同期声音渐弱)

2015 年6月,袁浩回到故乡,创建了湖北锦程阳光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以健康产业为根本,邀请身在襄阳的酵素专家马群先生一起建厂,以酵素为龙头产品,一 步步走向市场。短短的半年时间,袁浩已经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在全国展开了业务。而这场会议,正是锦程阳光2015年的总结会议。

【纪实段落】黑闪过度

袁浩:这里呢是我们的生产车间,这里有两个牌子,一个是酵道,一个是孝道。

【解说】孝道,是中国最为传统的礼教文化,“忠孝礼智信”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根源。公司成立之初,袁浩便决定,以孝道作为公司文化,通过自己的孝,带动周围的人,一起弘扬中华孝道文化。

而酵素是酶的别称,是一种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美国自然疗法博士亨伯特·圣提诺说:“人体像灯泡,酵素像电流。只有通电后灯泡才会亮,没有了电我们有的只是一个不会亮的灯泡而以。”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酵素对于人体的重要性,而酵素产品也日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同期】

袁 浩:关键就是想到的是这个产品,它可以带动农业这一块发展。(切)因为现在农村这边真正的种地的话,现在是机械化,但是粮食的作物来说,它收入还是不可观 的,很多人宁愿选择出去打工。如果说我能给他们带来一个,能让他们通过土地里边,能增值,能赚更多钱的话,那我相信他也不愿意出去打工,所以说现在我们搞 这个工厂,生产酵素这一块,因为我们现在准备在引进新的东西,来种植这些,可以发酵的,做酵素的产品,它属于是比如说是这些药材啊,中药材之类东西,都可 以来带动,这个家乡的农民这一块。

【解说】 酵素的生产,需要大量的中草药与水果为原材料,袁浩在建厂之初,便已经找到了故乡白集村的乡亲们,请他们来年开始种植中草药,成为自己工厂的原材料供应商。

【同期】

袁浩:这个我也跟他们都聊过这个事情,大家都觉得,真的是这样,也非常开心。

【解说】

其实在袁浩的心里,一直都有一个愿望,他希望能够用自己在外拼搏多年,获得的经验和知识,给故乡,给故乡的人们带来收益,让大家变得更富足。

纪实段落】(黑闪)

袁浩:这里就是我们襄阳比较出名的地方,古隆中,也就是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三请诸葛亮就在这个地方。

【解说】 “三顾茅庐”“隆中对”是鼎定三国最为重要的一个事件,可以说三国的历史根源就在这里,而襄阳,也因为这段历史,而名满中原。

【纪实同期】

袁 浩:这个地方就是当初诸葛亮,刘备在这里谈论天下的一个地方,三顾堂嘛,主要是这个位置,包括那个边,屏风后面的关羽和那个张飞,主要在这里当时的三国鼎 立的局面,就是在这个位置谈下来的,在这里谈国家大事嘛。在这个三国里面,我认为最重要的,除了诸葛亮的这种聪明智慧以外,在这里其实我最欣赏的还是刘 备。刘备他凭什么能吸引诸葛亮来辅导他,当时能吸引关羽张飞啊这些全天下那么多的英雄,来围着他,那我首先认为是他的做人,他的品德非常重要,就是有一句 话叫以德敬天下,那这个我也觉得,对我非常重要的一个启发,我觉得所以说,做人做事,要想干好一番大的事业,首先自己的人品是第一的,德行是第一的,这个 我觉得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榜样。

【解说】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话是很多人对湖北人的评价,意思是说湖北人聪明,会做事,而这句话的根源,其实就是来自于诸葛亮。几乎所有的襄阳人,都 很崇拜诸葛亮,襄阳政府更是建起了一座诸葛广场,树起了诸葛亮的雕像,以纪念这位以智慧闻名世界的人物,可是对于袁浩来说,他更喜欢的却是刘备。

【同期】 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刘备这种精神,虽然我没有太大的能力,但是我觉得我是一个伯乐一样,我能发现更多的人才,能把全国各地这些人,能集结在一个平台上,那我们可以一起干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当然这个需要,我们有个人的这种品德非常重要,只有以德来服人才可以。

【解说】袁浩希冀着,自己能够像刘备一样,吸引一大批有才干的人,帮着他一起为襄阳,为故乡做贡献,但其实,他已经在着手,在努力,为故乡做着贡献。

纪实段落】

袁浩:今天主要跟这个我们公司,主要是跟这个老年公寓在一块,来看看这些老人们,给他们送一点我们自己生产的这个酵素产品,然后送一点这个吃的,大米啊,还有一些这个油啊之类的,来看看这些老人们。

【解说】袁浩创建锦程阳光短短的半年时间,已经对襄阳的多家养老院进行了帮扶,并建立了几个关爱基地,一方面为养老院定期提供生活必需品,另一方面,为老人们提供自己生产的酵素,帮助老人们提高身体素质和抵抗力。

【纪实同期】    养老院院长(未扒词)大意:袁浩经常带人来帮助养老院。

【画面】袁浩跟养老院的老人交流

【解说】 对于袁浩来说,襄阳是他的故乡,可是又不仅仅限于故乡二字,襄阳更是他心中的一个梦,他想要用自己的努力,把自己梦中的襄阳变得更好,以产业带动农业,以孝心帮扶老人,只是他的第一步,他希望为故乡做的更多更多。

【结尾】音乐梦襄阳

推荐: 《大美青海我的家》 《家在亳州》 《 感恩淄博》
播放次数:
内容摘要
【开篇】音乐黄梅戏 【画面】袁浩走在回民街当中,寻找记忆中的牛肉面 【同期】 袁 浩:这条街是我们襄阳比较古老的一条街,两边都是卖这个牛羊肉的,已经好多年了,这条桥呢也是我们襄阳比较标志性的一桥建筑,每次我以前在外地的时候,经 常比较惦记的这个
标签:
来源:CCTV故乡时间:2017-12-01 09:29作者:刘旭东责任编辑:cctv故乡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首页 | 编导手记 | 最新动态 | 栏目介绍 | 节目预告 | 视频点播 | 节目相册 | 全国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7 故乡新闻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京ICP201208169  技术支持:CCTV故乡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