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清代诗人刘开曾在亳州写下赞美芍药的诗句。亳州是闻名遐迩的中华药都,自东汉末年以来,这里种植药材之风盛行。
【同期片段】夏克平带大家参观华祖庵
这个是药圃,是华佗种植中药草的地方,当年华佗在这里种植了各种中药草,为百姓治病。这块药铺也是开启我国中药材人工种植的先河。
【解说】亳州,是一代名医华佗的故乡,也是夏克平的故乡,今年61岁的夏克平,生于此,长于此,他在这里埋下希望的种子,他在这里收获人生的硕果。
出片名----《家在亳州》
【解说】出身中医世家的夏克平,是亳州华佗中医院原副院长、华佗中医药研究所所长、华佗研究会副会长,华佗这个名字已经深深地渗入到他的生活当中,从而影响甚至决定了他一生的事业。
【同期】夏克平 华佗中医院原副院长 亳州市华佗研究会副会长
华佗中医院不仅仅是打着华佗的牌子,它还应该有继承发扬华佗医学遗产的使命。这里面有一批爱好者,爱好华佗医学,愿意把华佗医学遗产发扬光大
【解说】自从华佗开辟第一块药圃之后,毫州的中药材种植代代传承,现有地产药材260多种,其中亳芍、亳菊、亳花粉、亳桑皮入选《中国药典》,亳州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
【同期】夏克平 华佗中医院原副院长 亳州市华佗研究会副会长
以前这个到亳州购买药材都是推着小土车,卖药材也是推着要土车到药材市场去卖,原来的药材市场就是那个黎仁街(音)现在还在,那时候啊就是以黎仁街为主要的这个交易市场,那个交易市场一家一间门面,那可想而知,这个一间门面它能储藏多少药材呢?所以那个经营规模也是有限的。
【解说】1989年以前,亳州没有火车站,交通不便,加上药商经营比较原始,亳州当地的药材交易仅靠几家店铺,致使亳州对外交易受限。
【同期片段】魏海翔 中国(亳州)中药城 经理
在93年之前,咱们这一块,应该是在亳州这一块,是比较偏僻的一个地方了。全部,应该是全部都是菜地了,大家都是农民,种菜的一个地方。
在我记忆中来,我有一个叔嘛,他们那时候做中药材呢,就是做白芍嘛,因为白芍是亳州地产药材,那么就要自己骑着自行车,把白芍带着两袋子要,要从哪儿。从亳州要到武汉这一块,要去销售。就是在那个时候,亳州人就在做药材,针对咱们亳州中药材这一块,发展应该还是做出努力的。
【解说】怎样才能把亳州的药材市场的规模扩大呢?夏克平找到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筹备组建亳县华佗学术研究会,想通过大家的努力一起把亳州的药材交易市场推动起来。
【同期】夏克平 华佗中医院原副院长 亳州市华佗研究会副会长
参加筹备成立亳州市华佗学术研究,当时1984年那叫亳县华佗学术研究会,1986年才叫亳州市华佗学术研究会。 从1985年开始吧,每年都要在九月九举办华佗诞辰纪念会,同时举办药交会的开幕式,这样呢在亳州地方就形成了一个华佗学术研究搭台,这个药材交易经贸的唱戏,文化搭台,经贸唱戏。
【解说】国药为引交益友,际会做媒写华章,自1985年以来,一年一度的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大会暨国际中医药博览会,开启了让世界了解亳州,让亳州走向世界的窗口。
【同期片段】李东 中国(亳州)中药城 总经理
正因为亳州的中药材这个产业,日渐繁荣的发展景象,目前的老的这个中药材教育中心,可以说它的硬件这一块,已经完全跟不上一个现代化的,一个发展的一个,和后续发展的一个步伐了。鉴于这种情况,康美药业投资十五亿,在亳州呢,南部新区建造了一个就是阵地,一千多亩,总建筑面积一百二十多万平方米的,一个新的中药材交易中心。
【解说】如今,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中心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拥有1000家中药材经营店面。规模已得到较大的提升,客商云集,品种丰富,交易额日渐攀升。
【导视】
解说:几本线装旧医书、一首捣药曲,成了他心中不变的风景。
解说:在袅袅萦绕的药香里,有着他不变的梦想。
解说:为了儿时的梦想,为了故乡的发展,他担起了怎样的责任?《故乡》栏目继续呈现《家在亳州》
【画面】夏克平带大家回出生的地方
【同期片段】夏克平 华佗中医院原副院长
嘉宾:这一片就是我小时候的住所,是一个四合院,有三间堂屋,两间西屋,两间东屋,是一个很好的一个四合院,但是都是土木结构,改革开放以后,这个我和家属和孩子们都搬进了我现在在州后街的那个住房区了。
嘉宾:这个堂屋呢我父亲在世的时候,给人看病的地方,另外回到家里给人看病的地方。
另外我家供奉着有华佗木雕像,
【解说】2012年11月,夏克平带着儿子回到他出生的地方,儿时的住所已经不存在了,只有那些曾经远去的故事还在记忆深处。
【同期片段】夏克平 华佗中医院原副院长
嘉宾:这是一条水很深的一条河,那时候这个河里面长满了像这个荷花、菱角、芡实、各种鱼类都有,河面两边尽是一些树,在河岸上杂草丛生,杂草有时候都真得那么深,杂草里面这个蛇、这个黄鼠狼是经常跑来跑去的,现在这个河进入七十年代这个河就没水了,这个可能是气候变迁的问题。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冬天,这个河里面结了厚厚的冰,我们在上面打陀螺,到夏天我们钓鱼,有时候就下河捕鱼,有时候我们在小的时候,跟我们伙伴们用那个红薯藤拴成绳,我站那岸,伙伴们站对岸,拿起绳赶鸭子,把鸭子赶得嘎嘎叫,这个逗着玩,这个是我们小时候,也是很喜欢这条河,很喜欢在这里面玩。
【解说】记忆是一张张相片,每一张都印在夏克平的脑海里,回到童年的乐园,一些趣事就从脑海深处显现出来。
【同期】夏克平 华佗中医院原副院长 亳州市华佗研究会副会长
夏老师:在我小时候,我就总是跟我父亲在一起。我父亲是行医看病,在那个中医诊所里面,那个诊所里面呢,有橱子啦,有捻子啦,甚至在给病人配方,打药啦,我在很小的时候,我都干过。那打药的那个虫子的声音,我现在还是不绝于耳,那个声音特别好听。我父亲给人看病把脉,认真的那个神态,也在我脑子里,现在记忆犹新。有时候我父亲出诊回来,在自行车后面,这个放了好多药草,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益母草,开着那个小花朵,当然了我还记得非常清楚。
【解说】几本线装旧医书、一首捣药曲,汇聚一道永驻心田的风景,在袅袅萦绕的药香里,夏克平心中开始藏着一个始终不变的梦想,而这块儿时的乐园正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
【同期】夏克平 华佗中医院原副院长 亳州市华佗研究会副会长
夏老师:在这个家庭的影响下,熏陶下吧,我当时认为,自己能作为一名医生,能给人治病,是一个很光荣的事儿。
【解说】1974年,夏克平如愿成为了一名中医,1981年任职于华佗中医院。从此他与中医学就再也没分开过,为了弘扬中医中药文化,2008年6月19日亳州市成立了华佗研究会,夏克平和徐广友同时担任副会长,徐广友是夏克平多年的朋友,在华佗研究方面两人有着共同的爱好。
【同期】徐广友 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
参加这个组织,我非常愿意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带领着家乡的一些人,另外推荐(引荐)北京同仁堂亳州有限公司这个企业,这方面多做一些事情,一方面为了提高中医中药方面的文化,发扬中医中药方面的文化。
【解说】徐广友多次往返于亳州与北京,把北京同仁堂这个大招牌引进了亳州,2004年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坐落在安徽亳州的魏武北路,主要生产中药饮片。
【同期】徐广友 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
你像咱们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公司呢在全国各地各大省市开辟了很多的精品药房。
这个精品药房就是把这个名企、名医跟名院有机地结合到一块儿,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优势,使名医能用好的名药,这个名院呢能用这个名企生产的一些产品,最终为患者去服务,达到这个医院与企业与医生,与患者共同受益。
【解说】从当年背着麻袋四处买卖药材到现在的的精品药房,从药材种植基地到中国中药饮片出口基地,亳州的中医药产业发生了质的转变。夏克平当初只想做一名中医,为故乡的老百姓治病,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正是有像他们这样一批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才使亳州的中医药事业出现了繁荣局面。
【导视】
解说:道为药之始,药与酒同源,酒与中药有什么渊源呢?
解说:为了让更多人认识故乡,他带着五禽戏走出国门
解说:在故乡发展的今天,他们以什么样的方式传承和弘扬故乡特有的精神与文化?《故乡》栏目继续呈现《家在亳州》
【画面】曹操献酒片段
【解说】亳州二夹弦是我国的稀有剧种,它源于皖、苏、鲁、豫、冀相邻地区,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2006年,二夹弦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亳州二夹弦艺术团表演得就是《曹操献酒》的精彩段子。
【解说】公元196年,曹操将家乡亳州产的九酝春酒和酿造方法进献给汉献帝刘协,史称中华第一贡,《九酝酒法》也被北魏贾思勰收入农学经典《齐民要术》,自此以后,开启了古井贡酒1800多年的历史。
【解说】夏克平和余林一起参观古井
【同期片段】余林 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
嘉宾:就是我们四次获得金奖的古井贡酒所用的水。
嘉宾:所用的水都是来自这里,在我们这个厂里的大院内还有六口深井,还有六口深井,全是一个水系
【解说】水为酒之血,古井贡酒酿造用水均源自这口被誉为“中国十大名井”之一的“千年古井”,井中三尺以下之无极水,水中含多种矿物质,用来酿酒极佳。
【解说】道为药之始,药与酒同源,我们现在还不清楚酒与中药的发展轨迹是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发生了交集,白酒又是如何成为百药之长的,但是两者肯定有联系。夏克平在研究华佗医学时,会经常来到亳州古井镇古井集团,和余林多次探讨,希望在这块特殊的土地上能找到答案。
【同期】夏克平 华佗中医院原副院长
华佗用酒敷麻沸散了,这个呢我认为华佗在华佗身上这个酒的这个使用呢已经比较广泛了。那么我想在有些病症,你像碰到血瘀闭症了,华佗也会用酒做引子,这个也是很自然的事。所以这个华佗是一个医学家,但是华佗对酒类这个发展应该说是有贡献的。
【同期】余林 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
嘉宾:华佗把酒作为药引子,用酒冲服麻沸散,冲服麻沸散的酒就是古井贡酒的前身,九酝春酒。可以确定当时用的就是古井贡酒的前身,这个我从小的时候,老一辈人就说过这样的话。
【解说】酒因井而得名,井亦因酒而益彰,古井贡酒因曹操献酒而名扬天下。那么与曹操同一时代的华佗,给人治病用作药引子的酒,到底是用何种酒,我们已经无法考证,在夏克平翻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后,却发现了华佗曾经发明了一种药酒。
【同期】夏克平 华佗中医院原副院长
嘉宾:华佗的一些方子现在还在流传着有相当一部分,比如说华佗之后的那个《小品方》陈延之的《小品方》也记在了华佗的这个本上放着。你像这个屠苏酒就是在《小品方》里面记载的,这个《小品方》记载的还有其他一些方子,这个都很有价值。
【解说】因为屠苏酒是一种药酒,从口感、药力作用还有人们的饮酒的习惯,以及治病用药的使用范围的限制而从未被推向市场,面临失传的情况下,夏克平希望能得到余林他们的支持。
【同期】夏克平 华佗中医院原副院长
这个呢我们还要与酒企业,酒的生产企业,与药酒的使用,一会儿我们还要继续探讨,就是能不能把这个屠苏酒这个给传下来。
【解说】曹操献酒这一举动将亳州酿酒业的发展带到了顶峰,酒在亳州,已经升华成为了一种文化,不管是已经失传还是流芳百世,亳州出产的美酒为灿烂的华夏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说】2000年起,夏克平担任副主编开始酝酿编写《华佗研究集成》。2007年8月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全面、详实反映了华佗生平、著述、学术思想、医学贡献及有关史迹史料。
【解说】宫彤林就这本《华佗研究集成》,与夏克平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
【同期】宫彤林 安徽九方制药有限公司 董事长
和夏主任的交流中间,确实他应该说两个都比较兴奋
九方制药应该说与华佗的整个思想还是一致的,的确呢现在九方制药整个产品结构里边,我看了和华佗当年留下的古方,很多都是取自古方里边,我们只不过用现在的手段,使他的古方更加科学合理,使疗效更加确切,更加稳定。
【解说】从创立开始,九方制药在秉承祖国中医药精髓的基础上,注重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药材精髓,精心炮制加工成各种名贵中药材和中药饮片。
【解说】亳州有中华大地上的第一块药圃,有最悠久的酿酒工艺,还有最古老的养生健身功法——华佗五禽戏。
【画面】五禽戏表演
【解说】五禽戏是华佗根据观察动物习性所创制的一种中国传统健身方法,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亳州人在原来基础上还进行了创新,2011年,华佗五禽戏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解说】夏克平师承董文焕老师学习五禽戏,是第58代五禽戏传承人,每天清晨夏克平都要穿上一身练功服,带着徒弟来到亳州著名的景点汤王陵公园参加晨练。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五禽戏,夏克平会找各种机会把五禽戏推广出去。
【同期】夏克平 华佗中医院原副院长 亳州市华佗研究会副会长
嘉宾:这个我们就是自己练,另外呢找徒弟带动大家练,使练的人越来越多,不断扩大。另外我们有机会走出国门,到国外也要宣传,比如说2010年去泰国参加世界中医养生大会,我们去了七个人吧,有专门去表演的,我呢是带着一篇五禽戏的论文去做讲演,去做介绍的。你像我这一次三月份,就这月中旬我去澳大利亚参加一个中医学术大会,我就带着练功服,带着练功鞋去,有机会就去表演,结果我就向孔子学院的院长,高院长就给他表演了这个五禽戏。
【解说】只有全民推广才能真正发挥五禽戏的养生作用,让更多人认识五禽戏,认识亳州。已经退休的夏克平完全可以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可以说在提高亳州知名度、推动中医学文化,夏克平已经做了很多,可是他仍然奋斗在工作的前沿。
【同期】夏克平 华佗中医院原副院长 亳州市华佗研究会副会长
嘉宾:我对这个生我养我的这一片这个土地,从小的家庭给我的影响,再扩展到这个亲戚、邻居,甚至这个支持我,喜欢到我家看病的一些病人,这个我认为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培养,
没有他们,我可能对中医事业的追求,不像那么执着,由于他们的这个对我的支持,使我有一种责任,有一种使命。
所以现在我不管我年龄多大,我只要能够有精力,有体力,我还要继续这样工作下去。
【解说】来到亳州(bó zhōu)你会看到一条大河穿城而过,这就是涡(guō)河,是它浇灌、滋养了这块神奇的土地,孕育了每个热爱这片土地的亳州人,他们为是亳州人而自豪,是亳州人而骄傲!因为使命,因为责任,夏克平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从不曾离开过,他固守着自己的故乡、传承着自己祖先留下的那份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