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 视频点播 > 热门文稿 > 《他从茂名来》

开篇:

(背景音乐:大气神秘的音乐下)

画面:年例准备现场忙碌的场景(慢镜头展示细节)

画面:各种菜肴准备的细节镜头

画面:人们的表情 动作

画面:大棚搭起的延时拍摄  热闹的人群镜头

出片名:《他从茂名来》

画面:人们放鞭炮,唱傩戏庆祝年例的画面。各地年例准备的场景

解说:茂名,广东省西南部的这座滨海城市,伴随着各地庆祝春节的脚步。年例,这个在茂名人心中堪比春节的节日,此刻已经悄然拉开帷幕。

解说:说起年例,对于茂名人来说,在一年众多的节日中,有着无可动摇的地位.茂名人素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出门在外的人,春节可以不回家,但“年例”是一定要赶回来的。年例上热闹的游神、游灯、、舞狮、舞龙、木偶戏,不光显现出它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更是代表了人们祈祷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年例深深影响着茂名人的生活,而当地政府更是把年例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来保护。

解说:说起年例流传的缘由。我们似乎可以从以往的书籍中寻觅点滴,据光绪《茂名县志风俗》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而在清代,年例在粤西鉴江、罗江两江流域的村落已十分流行。

解说:在年历之间搞庆祝和宴请活动叫做做年例。对于一年里忙忙碌碌工作的人来说,除了过年隆重就属元宵节了,而对于茂名人说,做年例才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日子。而在这个城市的不远处有一个人此时也在为年例做着准备。

画面: 在路上行驶的车  村口徐徐开过来的车  茂名风景空镜头

解说:李振生,广东茂名人,今天他要回一趟家,请父母到自己的工厂,一起过年例。画面:走在村子的路上

李振生同期:这个就是我的村子,叫大衙村,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这是我生长的地方,天气不好,小心一点哈。我从小就喜欢大海,但是大海离我家是有一段距离的,这就是我的家。

画面:李振生进屋四下里找寻父亲

画面:屋外传来父亲的声音 李振生出屋走向院子

李振生:爸 我回来了

父亲:这里  这里

画面:在院子中间擦洗摩托车的父亲

画面:父亲擦着自行车

画面:父亲边擦摩托,边与李振生聊天

李振生:爸在忙什么呢

父亲:在擦车

李振生:老妈去哪里呢

父亲:不知道出去哪家串门了

李振生:今年这次回来是做正月十五年例

父亲:嗯 回来做年例好呀大家回来就好

李振生:大家都回来,就是家发没有回来

父亲:哦!就家发没有回来

李振生:现在学校开学了

父亲:是的,对家发要上学 学习重要

李振生:这次我回来做年例,大概有几十桌,以前小时候印象当中,做年例比较简单

以前家里做年例,有鸡 有猪肉 有青菜的,算是很不错了,现在生活好了,做年例才有几十桌

李振生:嗯我们村年例是正月十五这天

父亲:是的正月十五这天是年例

李振生:舅舅家的年例是那一天呢

父亲:是正月初六

李振生:我们村和隔壁两三条村都是正月十五

父亲:嗯都是同一天

李振生:大衙镇年例是正月十九

父亲:哦大衙做十九的

画面:空镜头

解说:春天的小院,安静的午后,逝去的时光在父子二人的谈话中渐渐变的清晰。

李振生同期:那时我还在水东读书

是的 你在水东中学读书

李振生:在水东中学上学时候,记得每月伙食费才10块钱

是的是10块钱一个月

李振生:10块钱一个月伙食费,另外车费0.86元一趟做车费

以前从宿车到水东,车费0.86元一趟,记得有一次,当时回来家过冬至,下午你给了十块钱和来回车费。谁知道一上车被小偷偷走了,乘不了车。回到家里心里不舒服,加上家里条件艰苦,不想再去去上学

父亲:是的那时候家里压力大,家庭困难

李振生:其它同学一个月,上百块生活费,我的才10块一个月,想了想最后决定不去上学了,你还去找德广(村长)过来劝过我,和我的同学都来了劝我回去读书。

父亲:当时你年纪还很小生活再苦难,我心里想你能够把高中念完

李振生:那时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家里就这样的环境,三兄弟都要上学,开支也大,自己觉得压力非常大,你每天又那么辛苦.你在镇上修理自行车没有多大的收入

画面:父亲与李振生在院子里

李振生:那个时候你修自行车我看到了,手上都是黑的。脸上也是,衣服又脏又湿

父亲:修车哪有不脏的。到是那个时候我没有供完你读书,现在想想都很难过

解说:十块钱一个学期的学费,却因为返校时回去的路上,无意间被小偷偷走,心疼父亲的李振生再也无法念完接下来的学期,只好辍学外出打工,多年后,他还是会想起学校,想起没有念完的学业。每次回家他都要到村口的小学去看看。

画面:(李振生小学纪实)

李振生同期:这个是我小时候在这里读书,应该是七十年代吧,这现在变化非常非常大了,我记得这里是,以前是泥路的,现在都把它做好水泥路,铺好那个砖了,很干净了。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就是在这栋,应该是在这栋读书,就是上学的。以前是一层楼的,用那个瓦,砖头盖的,现在都是两层楼了,以前读书人都很少很少了,现在两层楼都全部,就是教室,住着还是比较好,很干净的。

画面:(校园现场纪实)

(李振生同期):我记得这里以前是没有柿子的,好像没有种这么多柿子。好像以前这里是也是没有的,没有这个中国正气和世界正气这个图的这些。我记得以前那里,有,还有一个水井,记得非常清楚,先有没有啊,我都很久没有进来看过。过来这边看一下应该还有一个水井,我记得非常清楚,这里有一个水井。以前这里都有房子的,现在没有了,这边把那个校园搬到那边去了,这个水井有几十年了,这有个水井。

画面:校园空镜头

解说:站在儿时的土地,往事如烟,尽管少年时的贫困让他远离了校园,但是贫穷的生活却没有磨灭掉李振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多年的打拼让他更懂的文化的重要性,他曾说,不管多忙,每年都要坚持做年例,目的就是希望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把故乡的这种文化传播下去。

【导视】

解说:儿时向往大海的他,为何无缘看到故乡的那片海

解说: 又是怎样的情节,让少年离家的他,选择回归故里

解说:《故乡》栏目继续为您呈现《他从茂名来》。

画面:茂名的风景空镜头

解说:茂名,东晋时代因为因为一个姓潘的道人在高州观山得道成仙,后人为纪念他为民灭病除害的历史功绩,随以他的名字命名。秦朝时分属象郡和南海郡,隋朝时设置茂名县。这里是被周恩来总理赞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的南越族首领冼夫人的故里,这里有着长约二百多公里的海岸线,拥有水东、博贺等多个天然良港。也是李振生口里常常提起的家乡。

画面:海边空镜  来往的渔船

解说:因为要购置年例的货品,李振生今天特意来到海边码头,每次到这里,他说都会让他想起当年。

画面:嘉宾李振生站在海边看着远方的轮船

李振生同期:这个港口叫博赫港码头。。。。。。

画面:海边来来往往的船只  李振生行走在码头渔民中间

解说:二十一年前的他,就是在这个码头,骑着摩托车穿梭在来来往往的渔民中间,从一筐筐刚刚打回来的海货里挑选着自己的货源。然后再把购来的海产加工后,送到一家家酒店。而二十一年后,他已经成为以生产和加工品牌虾仁为主的茂名市亿生水产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对于当年的艰辛他很少提起,而谈的最多的是他如今建在故乡的工厂。

画面:(现场纪实)李振声边走边说工厂的建筑面积及其当时的情况。

解说:1982年,因为家境贫穷没有读完高中的李振生,为了分担父母的重担,毅然加入了打工的大潮,广东开平一个不知名的养猪场成了李振生人生的第一站。

(李振生同期):很辛苦的。养猪,那时候我才90多斤,很瘦的,早上一般来说都要6点钟起床,养猪那个饲料100多斤,自己都抬不上,要人家两个人帮手抬上,再用那个斗车来拉回来的。

解说:喂猪,搬运饲料,打扫猪圈,半夜给母猪接生。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成为了他全部的生活,这些繁琐而沉重的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中一次又一次考验着年轻的李振生。

解说:1990年一个意外的机会,他跟随老乡来到东莞,在东莞的一家五金厂打工。那个时候的李振生,心中唯一的愿望就是好好工作,能够赚更多的钱养家糊口。工作之余与工友一起喝喝酒,讲讲故乡的事,是他当时最快乐的时光。而一次意外的喝酒,却导致了他人生命运的转折。

画面:情景再现

(李振生采访同期):讲述与老婆吵架引发的创业故事

解说: 因为家乡茂名有着绵长的海岸线,有着富饶的海产,从小对大海有着无可言说情节的李振生,选择了容易操作而市场前景看好的海蛰生意 。然而初期的销售并没有想象的美好,作为一个初入市场的新人,他失败了。在家人的反对声中他又一次走上了南下打工的队伍。重回工厂的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多了兼职创业的想法。

(李振生同期采访):这个厂生意也不算很好,礼拜天放假,我手下有一个工人,他的老乡在沙角(音),滑模公司做厨房,因为我在茂名有经验了,做海蜇了,我把这个海蜇推销给他,一推销就成功了

画面:情景再现当年送货

解说:又一次独立创业的他,每天骑着一辆摩托车,顶着清晨四五点的星光,去采购产品,然后去一个个酒店送货。

(李振生同期采访讲述):创业时把身份证抵押的故事。

画面: 企业宣传片  工厂流水线空镜头

解说:从1995年到2003年八年间,李振生也从一个兼职创业者慢慢成为一个独立经营鲜虾加工的企业家。

画面:李振生在工厂流水线观看。

解说:2009年随着业务的扩展,准备建厂的李振生因为对故乡的那份热爱,他更是毫不犹豫的把工厂的地址选在了家乡茂名,打造花园式的厂区,让员工工作舒心,干着放心,这是他的建厂宗旨。

画面:李振生在工厂流水线观看。

李振声在工厂边走边看的同期声:讲述其中的加工环节。

解说:今天的我们无法去想象当年李振生创业的艰辛,可是从今天他的言行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生产加工中的每一次严格要求,包涵着他多少的坎坷和不为人知的心酸历程。

解说:对于产品的质量,从采购。加工到最后的运输,他有着严格的要求,原材料即收即做保证了虾仁新鲜 颜色蓝。加工鲜虾的水来自210米深井的矿泉水,更是让虾的口感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

解说:对于剥虾的工人不但要求虾肠干净,更要求在剥壳过程中精挑细选,只只保证质量。他说为人们提供新鲜,健康,营养的新食材是他产品的唯一标准。更是他经营这家企业的理念。就是这种执着和坚守让他的产品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订单纷至沓来。

解说:就在李振生一心做着他的故乡梦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2013年因为业务增加,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扩大加工场地,他与朋友联合贷款,就在他欣喜畅想着亿生水产未来发展的时刻,那个与他一起贷款的朋友却消失了,每月的还款加利息,还有不停的发货却无法收回来的款项成为了他致命的打击。

解说:就在李振生为企业一筹莫展之计,获知他困难的电白区林头镇党委书记刘国全毫不犹豫的伸出援助之手,帮他解决了实际问题。

画面:刘国全和李振生聊天纪实。

解说:李振生说故乡的人和文化给了他太多的精神支持,他说冼夫人作为南越首领,历经那么多的打击和变故都没有消沉,自己的事情比起来更算不得什么,更不能消沉下去,而且有那么多人的帮助,坚持克服困难总能走出逆境。

解说:就是凭着这股倔强,他又一次的克服危机。如今的亿生水产公司,拥有5个生产车间,冷藏库容量1500多吨,日急冻能力100多吨,年加工处理水产品能力5万吨以上,同时配套建成了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检验中心、研发中心。产品更是销往全国各地,并且拥有了“老港湾”和“小龙世家”两个品牌。

画面:工厂空镜头

解说:今天的我们从他的脸上看到更多的是淡定和从容,他依然忙碌的做着自己的工作,看着自己的工厂。

【导视】

解说:一个流传至今的节日,为何让茂名人念念不忘

解说: 一场看似普通的年例,又包涵了他怎样的故乡之情

解说:《故乡》栏目继续为您呈现《他从茂名来》。

画面:全家请神,祠堂  放鞭炮。

解说:今天是正月十五,李振生全家早早起来,为今天的年例做准备。

画面:年例祭祀现场纪实

解说:拜神 祭祀祖先这是李振生全家每年必做的事情,而这才是今天年例的开始。

解说:青烟缭绕的香火 ,虔诚的祭祀 ,饱含祝福的祈祷,为来年许下风调雨顺,百业兴旺的美好祝愿,年例承载了茂名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这恐怕也是它在粤西大地绵延不断的缘由。

画面: 祭祀的鞭炮声  年例现场准备。

画面:年例现场

解说:作为粤西地区,特别是茂名地区,吴川地区民间特有的节庆习俗。对于年例的起源,今天的茂名人有着它的解读。

(章宁茂名市政协副主席同期采访:讲述茂名人眼中的年例)因为我们岭南地区的人,都是秦汉以后,才从中原分批迁徙过来的。那么他们在过来的过程当中呢,往往是一个家族,或者是一个小家庭的几个兄弟,在父母亲的带领之下,迁徙到这里来的。那么他们来了以后,如果是一个家族,肯定某一个地点,是没有办法容纳他们这么全部的人,所以他们到了这个地方来,就要开始要分散,分散到各个地方来住。那么有的可能分散的比较远,这种情况下呢,就可能会约定,在过年的时候,过年了以后,比较农闲的时候,约定一下,初二到我家,初三到你家,初四呢就到他家,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某一个家族,分布在一点点范围内,形成这样过年,相互串门走亲戚,这样一个惯例,所以年例年例嘛,我的看法实际上就是一个串亲戚的一个惯例,所以这样才形成了这个年例。

说:茂名市的年例日因各地而有所不同,大体上是从正月初二起至正月底结束,而正月十五、十六日为最多,也有些地方是在农历二月份的,年例节一般一个村庄为同一日期,也有附近数条村庄的年例节都是在同一日期的。

画面:年例当天空镜头

解说:在茂名有着一村过年例,周围村庄百姓都来看热闹助兴的说法,家家户户大摆筵席招待亲朋好友,常常是主人认识的朋友带着主人不认识的朋友都会赶来参加,而主人一律热情款待招呼茶饭,大家便很快融为一体,无拘无束地谈笑风生,茂名人也因此留给客人热情好客的好印象。

解说:而这样的风俗习惯深深影响着一代代的茂名人,从小受此耳濡目染长大的李振生因为工作繁忙,对于父母和家人常常无暇照顾,而年例这天他说最幸福的就是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吃个饭。

画面:李振生全家一起吃饭,回忆儿时年例的故事(现场同期纪实)

李振生:爸爸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家里过年例的情景吗

爸爸:那个时候那里有这么多好吃的,顶多是杀只鸡,

李振生:我们兄弟几个还抢着吃。。。。

解说:故乡的味道,故乡的亲情,在年例的热闹中,变得越发的温馨。     

解说:一场年例,把众多不见的好友聚在一起,把陌生的朋友变成好友,也许这就是它最大的魅力。

画面:年例现场画面

歌曲:粤语年例歌曲

解说:孔子曾说;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的茂名人正在用热情和好客影响着这片土地,而李振生,这个从茂名走出来的企业家则用他的赤诚和眷恋,守护着故乡的文化和自己的精神家园。     

推荐: 《大美青海我的家》 《家在亳州》 《 感恩淄博》
播放次数:
内容摘要
开篇: (背景音乐:大气神秘的音乐下) 画面:年例准备现场忙碌的场景(慢镜头展示细节) 画面:各种菜肴准备的细节镜头 画面:人们的表情 动作 画面:大棚搭起的延时拍摄 热闹的人群镜头 出片名:《他从茂名来》 画面:人们放鞭炮,唱傩戏庆祝年例的画面。
标签:
来源:CCTV故乡时间:2017-12-01 09:25作者:张宇靖责任编辑:cctv故乡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首页 | 编导手记 | 最新动态 | 栏目介绍 | 节目预告 | 视频点播 | 节目相册 | 全国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7 故乡新闻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京ICP201208169  技术支持:CCTV故乡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