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总书记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视频
解说:2013年9月26日是高雪莲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她与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一同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出片名:“沙海雪莲”
解说:这里是建平,一个位于中国辽宁省西北部的小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建平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文化遗产,“遵循古礼”的美德一直是建平人弘扬的优秀文化,而今天的建平人,以这种“古礼”文化,弘扬着故乡的真善美,缔造着故乡的新文明。
(牛河梁+城市+八家农场)
村庄,院子画面
解说:天刚蒙蒙亮,高雪莲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每天早上起来,高雪莲第一件事就去奶奶房间,给奶奶洗脸,梳头,收拾房间。
纪实:
高雪莲:看着了吗?外头下雨了,
雪莲奶奶:下雨了?
高雪莲:嗯。我说你穿这些冷吧?外头下雨啦。
雪莲奶奶:不冷。
高雪莲:可以系上扣。
雪莲奶奶:上头的别系,系了不好看。掫奶奶腰疼,中了,中了。
高雪莲:奶奶,薅得慌不?
雪莲奶奶:不。
高雪莲:不薅得慌。
高雪莲:疼吗奶奶?疼不疼?
雪莲奶奶:不薅得慌。
解说:高雪莲所说的奶奶,其实是奶奶婆婆,也就是丈夫的奶奶,婆婆的婆婆。
解说:奶奶已经97岁了,身体的灵活性已经不是太好,平时只能坐在床上。
高雪莲给奶奶收拾房间。
解说:每天只要屋子里面没人和自己玩了,奶奶自己就开始自己玩耍闹腾起来了。用老小孩一词来形容奶奶,是再合适不过了。
(奶奶敲打画面)
高雪莲:现在就是稀里糊涂,现在她就不分黑天白天。白天也是一遍遍这么闹,黑天也是这样闹。嘴连说带骂连叨咕,手连敲打着带打着,连呼噜着,整那塑料袋子稀里哗啦的就这么响。
解说:张代龙,高雪莲的丈夫。几年前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来又不慎将脚踝摔伤,到现在一直没有痊愈,所以不能长时间从事体力劳动,也不能干重体力活,就在家里帮高雪莲做些家务。(张代龙做早饭)
纪实片段:高雪莲开门进婆婆屋
高雪莲:妈,你衣服该洗了,给你换洗的衣服,给你放枕边了。
婆婆:好。
解说:婆婆眼睛患有疾病,视力只有1米远,自己的很多事情需要高雪莲来帮忙。
解说:儿子张嘉轩,是个先天性脑瘫患儿,现在已经十岁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连最基本的说话都不会。
(高雪莲给儿子穿衣服,喂奶)
高雪莲:我以前,不叫这个名字,叫高秀华。赶后期我都到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了,我家我大姑念书文化高,我大姑就说是你这个名字不太那么响亮,我给你起个好听的名字吧。就叫高雪莲吧。
高雪莲:她说雪莲花它是长在高山上。就是刮多大,下多大雪,再冷的天冻不死它,就是刮多大的风,刮不倒它。这个雪莲,我大姑说是,雪莲是一种最苦的药材,它就是越苦的药材越治大病。
解说:高雪莲出生在小塘镇黑山嘴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在砖厂打工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张代龙。
高雪莲:他就上跟前去,他说哎呀,他说你这都流血了,你咋弄的。我说我从那边过来,他们没看见,扔那个废坯子,我说碰着我了。他说那不行,赶紧上医院。我说是没事没事,他说快,我带你上下边诊所吧。早先就是人们骑那个自行车,他就带着我就上诊所。
解说:就这样,一来二去,两人彼此就有了好感。到两人关系确立时,张代龙的家境竟成了二人的阻力。(骑自行车+老房子)
高雪莲:后来我妈也托这边人了,有个认识的也问了,问问就说家庭不好,老婆婆眼睛不好。就说这男方,小子他妈眼睛不好,地里活一切干不了,没上过山。他说那你到这块儿,纯是受累。就人们就这么说,后期我妈就把这事又拒绝了。我说他对我还挺好的,我就把我俩在砖厂情况跟她说了,我妈妈就生气了,我妈说你自己随便吧。我说反正我就认准他一个人了。我妈说,那你就让那头操办吧,这头反正我没有什么可陪送你的。我俩就是这样,就忙忙碌碌草率的我俩就走到一起。
解说:结婚后夫妻二人靠打工、种地维持着整个家庭,虽不富裕但生活得很温馨。
纪实片段:
高雪莲:我上集,你吃啥?
雪莲奶奶:啊?
高雪莲:我上集。
雪莲奶奶:你上集?
高雪莲:嗯,你吃点儿啥?
雪莲奶奶:你买啥?
高雪莲:我问你吃啥?
雪莲奶奶:你就买点黄瓜,买点儿草莓,草莓别买多了。
高雪莲:还要那地瓜吗?
雪莲奶奶:哎,我才想起来,要地瓜。
高雪莲:我去给你买去,你在家等着。
雪莲奶奶:千万可买地瓜。
高雪莲:嗯,那我记住了。
雪莲奶奶:记住了。
解说:每次上集前,高雪莲都会去问问奶奶和婆婆,看有没有什么东西要为他们买的。
解说:奶奶年龄大了,想吃什么就会像孩子一样让高雪莲买,但婆婆知道这个家的困难,也心疼儿子和儿媳妇,她和奶奶完全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做法。
高雪莲:妈,一会儿我上集,你买点儿啥呀?
雪莲婆婆:啥也不买,你们也没有钱没有物的,你们俩谁也出不去,打工呢出不去,我还眼神不好,你奶奶那么大岁数了。
高雪莲:没事,你吃啥,我给你少买点儿。
雪莲婆婆:不用。
(集市各种商品快切展示)
解说:在沙海镇,每五天就有一次集市,平时镇子周围的人们都去集市进行买卖交易。高雪莲穿梭于人流中,找寻着奶奶爱吃的食物和婆婆爱吃的和食物。
(集市画面+高雪莲集市里面挑选商品)
纪实片段:高雪莲:这个多少钱?
商贩:那个是3块。
高雪莲:我想炖鸡腿。
商贩:使这个。
高雪莲:这个好吃?
商贩:嗯。
高雪莲:称点儿。
导视1:
面对一个风雨摇摆的家庭她何去何从,儿子被查出脑瘫她又如何选择。故乡栏目继续为您播出《沙海雪莲》。
解说: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的最佳时节。谷雨节气一到,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建平县属辽西山地丘陵区,主要种植农作物以谷物为主。所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要在谷雨节气前后春种。
解说:清明刚过高雪莲和丈夫就开始为今年的春种做准备了。
纪实场景:高雪莲和丈夫去了种子站购买种子和化肥。
女:又来了。
雪莲爱人:哎呀,嫂子,姚老板,挺好的。
姚立军:你好,看看籽。
雪莲爱人:看弄点啥样的。
姚立军:看看吧,种点咱们山地能种的,这个能行。
高雪莲:得说好了,去年的没给你付完帐呢,今年我还得来拿来。
姚立军:中,去年的没给完,今年再卖给你。
高雪莲:今年也给不上现钱,也得等几天。
姚立军:行。
解说:高雪莲家每年的种子和化肥都是在这里订购,这里的老板和高雪莲夫妇都是老朋友了。他们也知道高雪莲家境的艰辛,面对高雪莲家的困难,他们也乐于帮助。
姚立军:那是二氨。
高雪莲:这多少钱的?
姚立军:这个150的,这个140的。
雪莲爱人:这二氨也可以?
姚立军:都正宗的。
高雪莲:就来10个吧,不够到时候再来拿来。
雪莲爱人:买10袋。
姚立军:中,都带着。肥,咱们先装肥去吧。
雪莲爱人:对,那咱就装肥去,走吧。
解说:由于丈夫身体不好,家里的力气活大都由高雪莲来做。
女:哎呀妈呀,大哥你说了一个好媳妇,看我嫂子多能干呀,还孝顺,还支撑一个家,多不容易。
女:我嫂子,你说你娶这么好个媳妇,你说几辈子修来的福份。
雪莲爱人:咱们命好,娶上好媳妇。
姚立军:谁娶我嫂子谁有福。
女:真是。
解说:农忙时,地里的大部分农活要靠高雪莲去做,她每天很早就去地里,晚上很晚才回来。(高雪莲去地里工作的画面,)
高雪莲:赶到正式拔苗的时候,那时候早晨我就起早,早晨天刚亮我就上山干去,我对象就在家和我婆婆两个,帮我照顾着孩子,他也帮我干些,这些他干不利索。他就好像是忙不过来似的,又是孩子,还得给这老人做饭,还得洗脸穿衣服,他就好像忙不过来似的。我必须就是每天,不管早晚我都得回来。
解说:为了补贴家用,农闲时做零工成了高雪莲另一项必须要做的活,至今说起来当初跟车拉砖时的情景了,让她仍然心有余悸。
高雪莲:回来就吃饭抓筷子我都不敢抓,就好像不会使筷子,使满手攥,就那么挑着吃。那也不敢吱声,反正在外头啥样,回来也不敢吱声。怕我老婆婆知道了,她着急啊,
高雪莲: 9月时了,就穿着多少厚点衣服,我这汗就后背上都溻透了,后背衣服上都挂霜。装完了之后,回来就弄一身汗。坐到车上,再跟着人家去送去,一下车后背那衣服都冻的邦邦硬,就那样式的。
解说:从农忙到农闲,从自家农活到给人打零工,高雪莲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久而久之,村子里面的人长时间看不到高雪莲,就开始有流言蜚语了。
高雪莲:人们就那么说了。你们看着吧,张代龙媳妇不带在这的,早晚她得走,这家还能过?你说孩子还有病,老头子又摊巴了,老婆子还瞎,啥也干不了,你看她早晚她离弃这个家。再说她年纪还小,她肯定得寻思着她再出去找一个。你看着,她非得出去找个好的,她不带在这个家守着的。这个家没头,没指望,
解说:然而不论外人如何说,生活多么难,高雪莲都默默承受,因为她心里清楚,对于这个家来说,她就是天,如果哪一天她离去了,天就塌了。
高雪莲和儿子互动:洋洋自己拿着呢,妈妈看,真美呀,妈妈教你说,你说爸爸的爸爸叫爷爷,妈妈的爸爸叫外公,爸爸的妈妈叫奶奶,你说妈妈的妈妈叫外婆。
高雪莲:我儿子是2007年4月26那天出生的是在小汤医院生的。等到那块儿生时候,有点难产,孩子生下来就窒息。后期我们就转院转到县医院,在县医院孩子睡了七天七宿才醒。
解说:儿子醒了,让高雪莲松了一口气,本以为以后生活会慢慢好起来,没想到上天又给了高雪莲意料不到的打击。儿子又被检查出来是个脑瘫患儿。
高雪莲:后来大夫就告诉我们,说你放弃吧,这孩子是先天性脑瘫,将来就是,你就是拉扯着他,他也是一个,也不能说像正常孩子那样。他说这孩子比较,比一般孩子严重,听到这句话之后,我就心中就感觉特别的难受。
解说:脑瘫患儿治疗和康复需要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对于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来说,犹如雪上加霜。在医院给儿子看病时,高雪莲和丈夫为了节省开支,一天就吃一个馒头。
高雪莲:那时候。不少人看着我们两个,他说哎呀妈呀,看他们两个那吃的什么东西啊。有的那个小孩儿了就上跟前,阿姨,你吃的什么东西?我说阿姨吃的馒头。我说可好吃了,你尝尝吧?他说阿姨你吃那个不好吃,我说好吃。自己就是咽着饭这心里头想哭哭不出来那个滋味,就在心里来回转。
高雪莲上山空镜。
解说:每当自己痛苦不堪的时候,高雪莲常常一个人来这山里走走,面对着大山,她一个人用力地发泄,把心中那压抑许久的苦闷向无言的大山放声倾诉。
高雪莲:啊,老天爷,你为啥这么折磨我,你快让他们爷两个身体好起来吧,老天爷。我儿子还小,还不懂事。啊…,别折磨我了,快让我儿子他们好起来吧。为啥老折磨我呀?
解说:在家境最难的时候,丈夫看到高雪莲的痛苦,很心疼她,也曾劝她离开这个家。
丈夫:你要觉得咱们这个家实在撑不过去了,不行的话吧,你就走你的。
解说:但是高雪莲选择了坚强的面对,她没有离开,没有退缩,她以自己柔弱的双肩,撑起了一个风雨飘摇的家。
导视2:
看一次当地的秧歌,对她来说,为何成了奢侈品;女儿一个什么提议得到了全家人的赞同,故乡栏目继续为你呈现《沙海雪莲》
解说:在建平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歌舞就是秧歌了。秧歌是中国北方地区汉族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民间武术、杂技等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发展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汉族民间歌舞。对于高雪莲来说,出去看一次秧歌,就是奢侈的。
高雪莲:听着那边又唱歌又扭秧歌的,听人们说话声,在大道上来回走。我两个给孩子穿上衣服,抱着去了。到那广场上,这孩子不行,他就受不了,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毛病,可能是大脑的毛病,从打那个什么时候我们也没出去过。
解说:女儿张所磊已经结婚了,她和丈夫在外面做些小生意,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和丈夫来看望父母。
欣欣:妈,我俩回来了,你也不出来接接我俩。
高雪莲:我老闺女回来了,大伟也来了。
大伟:嗯。
高雪莲:上屋大伟。
雪莲爱人:快,上屋。
高雪莲:上炕大伟。
欣欣:哎,我的小妹妹。
解说:张所磊的小名叫“欣欣”,她喜欢称呼自己的弟弟叫“小妹妹”,每次回来都给家里人带不少的礼物,平时也给了父母不少的帮助。
纪实片段
高雪莲:一回来就买这些个东西,你得花多少钱。看,谁回来了儿子?
欣欣:行,你俩玩儿吧,我给你们分东西。这个是谁的?这是我小妹妹的,给,这个。
高雪莲:再回来,你们可别买这些玩意儿了。
欣欣:这个也是我小妹妹的,给我小妹穿上吧,来,穿上。
高雪莲:哎,我小子长得又俊了。
欣欣:这是我奶奶的,奶奶。
雪莲婆婆:哎。
欣欣: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雪莲婆婆:看大孙子买条裤子,看,挺好的呢。
高雪莲:赶明天穿上,看好看吧。
欣欣:这是你的,妈。
高雪莲:再往后回来,可别给我买衣服了,你们两个挣点儿钱,老给我们买。
欣欣:穿吧。
高雪莲:那衣服,我成天在家干活,我干啥穿,我也不出去。
欣欣:这个也给我小妹妹。
高雪莲:给你小妹买点吃的还中。
欣欣:这俩是我爸的。
高雪莲:再往后你爸我俩的可别买。
欣欣:这个我老太太的,我给我老太太送去了,
高雪莲:再往后你们俩回来,你爸我俩别买东西了,给你小妹和你老太太买点吃就行了,你们俩挣点钱都给我们买东西了。
解说:女婿是个老实人,平时不爱说话。但每次到这里就会和小弟弟玩的很开心。
高雪莲:儿子,谁抱抱呢?谁抱抱呢?谢谢姐夫,谢谢姐夫,妈妈咋告诉你了?咋谢谢?哎呀。姐夫好不?嗯,瞅瞅。妈妈抱抱,让姐夫上炕歇歇行不?
解说:不管生活条件怎样,高雪莲总是想办法给奶奶和婆婆做上可口的饭菜,今天女儿来了,也帮着高雪莲一块做饭。
解说:奶奶每天对食物很挑剔,想起什么就要吃什么。前些日子突然就想起女儿结婚时吃的红烧肉。
高雪莲:一般的有啥事她就说,人家做那个红烧肉好吃,咱家也做点儿。我也不会做,不会做,我就挺着急的,我后来就找别人教我做。找别人教我做,做一回我学会了,我就给她做过几次。她说你做的挺好吃的呢。赶现在,从打闹毛病这些日子,就拿上去,给她,做了她也不吃了,
解说:这不,最近奶奶又想起了小鸡炖蘑菇了,今天高雪莲特地去集市上买的食材。
高雪莲:奶奶说,咱们家还有她们做那个小鸡炖蘑菇,她说就那个小脑瓜式的那个。我就挺纳闷,什么东西是小脑瓜式的呢?后来我对象他们就说,奶奶管那个蘑菇就叫小脑瓜小脑瓜的
高雪莲:小点儿块撕撕,你老太吃点,你奶奶也得吃点儿。
解说:小鸡炖蘑菇是东北的一道家常菜,其作法通常是用干蘑菇和鸡肉一同炖制而成,今天高雪莲没有买到干的蘑菇,只能是用香菇来做了。
纪实片段:
高雪莲:再往后可别老来回跑了,你家那边活还挺忙。你们老婆婆个人,家里山上的,正是忙时候了。
欣欣:没事的,我们家这两天把活干完了,没有啥活了。回来看看,你这边有啥活,帮你干点儿。
解说:婆婆喜欢吃酸菜,所以高雪莲还额外做了一道酸菜粉。酸菜粉在东北是一道再普通不过的菜了,但是在这个还不算富裕的家庭里,却可以说得上是佳肴了。
高雪莲:我给奶奶做的小鸡炖蘑菇。奶奶,看,这好吃吧?
雪莲奶奶:地瓜吗?
高雪莲:不是地瓜,小鸡炖蘑菇,你不爱吃吗?
雪莲奶奶:你给我拿个地瓜。
高雪莲:等着,一样一样的,别着急。
雪莲奶奶:我先吃上,落下你了。
解说:团圆饭终于做好了,还没等菜上齐,奶奶已经吃了起来。
高雪莲:欣欣?
欣欣:啊?
高雪莲:招呼大伟,和你爸他们吃饭。
欣欣:嗯。
雪莲爱人:吃饭,走,吃饭。
解说: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围坐在温暖的炕上,享受着故乡的味道,好不惬意。高兴的同时,也不免有点小的意外发生。
高雪莲:看看我们这吃饭的,尿裤子了吧。
雪莲婆婆:又尿了?
欣欣:尿了。
高雪莲:可不是嘛,身上都精湿的了。
欣欣:我给你找裤子去?
欣欣:尿裤子大王。
解说:今天难得吃一次团圆饭,女儿欣欣突然想起来一家人好久没有照相了。
欣欣:一会儿抱着我小弟,咱们照个全家福吧,从打我妈获奖以后,咱们还没拍过全家福呢。
高雪莲:行。
欣欣:你快吃,吃完了,让爸爸,妈妈,奶奶,太奶,抱着你,咱们照全家福。从打妈妈获奖后,咱们还没照过相呢。
雪莲爱人:照相。
记者:三,二,一,开始。好,都可以摆摆姿势,再拍一张。一,二,三。
高雪莲:茄子。
MV:相亲相爱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