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 视频点播 > 热门文稿 > 《云水梵音绕三湘》

(画面)坪上书院周边景色空镜一组精简

(同期声)坪上书院的孩子们朗朗读书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出标题:《云水梵音绕三湘》

(画面)黄军建在岳阳楼上吟诵《岳阳楼记》

(同期声)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解说词)他是黄军建,国家一级作家,史志专家,岳阳市作协副主席,巴陵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近三十年来,他一直从事岳阳历史文化研究,主编了《岳阳文献》和诸多以岳阳命名的文化专著。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岳阳,黄军建有着深厚的情感。

(同期声)黄军建

岳阳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它得天岳之灵,地居其阳,故曰岳阳,秦始皇在此……李白在此……,杜甫在此……,滕子京在这修过楼,范仲淹为此做了记。

(解说词)这个建城始于公元前505年的城市,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这是一个集名山、名水、名楼、名人、名文于一体的地方。多年来黄军建研究的主要课题,就是寻找岳阳这座城市的文脉。他的寻找,从坪上书院开始。

(画面)坪上书院

(同期声)黄军建

自唐宋以来,学院文化的兴起,对湖南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最早的书院是天佑书院,岳麓书院这是建于汉代,由于这几家书院的带动,特别是北宋以后,书院文化的兴起,湖南的书院建设,像雨后春笋,一茬一茬起来了。我的故乡湖南,大大小小的书院,从北宋以后,达到了两百多家。

(解说词)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的坪上书院,已经有着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在三湘大地上,盛行着以读书为贵的传统,以读书作为耕读文化的根本。书院文化的兴起,使得湖南收益颇多。一大批文化人从书院起步,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

(同期声)黄军建

湖南人为什么说,敢为天下先,就是从文化中得到教育,从文化中受到启发,从文化中来创新。所以我们说,我们刚才听到的这个朗朗的书声,就像我回到了以前。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孩子这么高的时候,光着屁股,甚至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是三诗田土,日月烽火,就读的这些。现在我们再回到这个书院,就回到了我们从前。我们说了,找到了家的感觉。

(解说词)从书院里读到的五经四书,孙子,诸子百家等经典著作,都深深地影响着黄军建,也奠定了他从文的人生的道路。而这些,与他出生、成长的岳阳这所城市是分不开的。

(同期声)黄军建

岳阳的这个城市,它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是文化,踩在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历史的积淀。我从小就受到这种文化的熏陶,从小就受到《岳阳楼记》这种文化的熏陶。我的父亲,在我几岁的时候,就经常教给我一句话,未进城门,先识半路。任何事情要先想到它的难处,想到它的忧患。

(解说词)父亲教诲中的忧患意识就来源于写岳阳的一篇名文《岳阳楼记》。这篇全文只有368个字的《岳阳楼记》,如今早已经成为岳阳这座城市最突出的文化名片。来岳阳旅游必先登岳阳楼,来到这里吟诵《岳阳楼记》的人数达到了五亿之多,历史之厚重,文化之深远由此可见。

(同期声)黄军建
一幅春水,一楼春光,涵盖了整个《岳阳楼记》的伟大和深厚。为什么它千年不朽,它里边记述了什么呢?记述的一景一情,一悲一喜,一进一退,一高一远,一先一后,五个一工程。他把思想和美,完整地展现给了世界,所以下面,我们到岳阳楼去看一看。

(解说词)位于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的岳阳楼,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就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昌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主楼高19.42米,进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的纯木结构。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着原貌的古建筑,岳阳楼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设计。而《岳阳楼记》的传扬更使得岳阳楼蜚声于世。岳阳楼的重修和《岳阳楼记》的完成,有一个人功不可没,那就是滕子京。

【情景还原】:

(解说词)公元1044年的2月,滕子京来到巴陵以后,看到民不聊生,于是率先治理洞庭湖的水患,卓有成效后,开始了巴陵城的建设,其中就包括重修岳阳楼。但是,他的主张,遭到了从上到下的一致反对。滕子京的修楼理由坚定而充分。

(同期声)黄军建

他提出,从民生的角度讲,岳阳楼已经成为巴陵人们心中的魂,已经成为巴陵的重要的社会经济与发展的重要场所,这个楼是必须要修的。而且岳阳人民的进出饮水全都从岳阳楼这里提取,所以是一个民生的重要场所。第二个,当时已经有一百多位中国的文人,先后来过岳阳楼。李白、杜甫、白居易、柳宗元等等,岳阳楼已经成为巴陵当时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契机,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第三个他说从责任上来讲,我作为一任州官,一任刺史,假如这个楼倒在我的手里头,我将会成为千古罪人,鉴于这三点,岳阳楼必须重修。

(解说词)力排众议后,滕子京开始着手岳阳楼的修复,摆在他面前的第一大难题是:钱从哪里来?朝廷没有拨款,民间又不能向老百姓去搜集。于是,滕子京想了一个办法。

(同期声)黄军建

经过调研以后他发现,岳阳这个本土,三角债很多,你欠我的,我欠你的,你欠他的,但是收不回来。滕子京就说,向全州公报,说政府负责把这个钱收回来,但是你要把钱拿出一半来,捐给政府来修岳阳楼,所以这个得到了巴陵人民的响应。

(解说词)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庆历六年,也就是公元1045年,岳阳楼修整完毕。

(同期声)黄军建

岳阳楼这次修好以后,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请他的好友,多次举荐他的范仲淹来为岳阳楼做记。

(解说词)当时的范仲淹远在陕西的汾州任知州,也就是今天的延安,他从来没有来过岳阳,也没有登过岳阳楼,怎么办呢?

(同期声)黄军建

滕子京就想了一个办法,请人画了一本图,洞庭湖的秋晚图,自己写了一封信,派人专递给范仲淹。所以一幅洞庭秋晚图,一封信,加范仲淹儿时的,在太湖边的记忆,我们讲三个一。因为范仲淹没有到过岳阳楼嘛,也没有到过湖南嘛,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千古雄文呢?所以这封记,我们讲求记书,应该可以说,就是岳阳楼记的母本,写得非常好。

(字幕出)滕子京《求记书》

(解说词)“窃以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为著”

(同期声)黄军建

如果没有这封求记书,中国的文学史将会改写。岳阳楼记,还不一定有这样的岳阳楼记,岳阳楼也不一定有这样的岳阳楼,来在全世界,全中国的大地上闻名遐尔,千古不朽。

(解说词)直到今天,岳阳楼也因滕子京修楼,范仲淹做记,苏舜钦书丹,邵竦篆额,从而号称天下四绝。九百七十余年过去,时光的洪涛冲洗掉了苏舜钦的书法,岁月的流淌带走了邵公的石刻,风雨的剥蚀摧毁了滕公重修岳阳楼的老样,唯有《岳阳楼记》这篇短短的小文章,随着历史的浸润而风光无限,愈加充满活力。

Part2:

【导视】

解说:这里曾是一代高僧的修行道场。这是中国佛教一个宗派——天台宗的祖庭。这里至今仍然传承着智者大师所创立的天台一脉的博大圆融的佛家精神。走进圣安寺,这里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故乡》栏目继续为您呈现《云水梵音绕三湘》。

(画面)圣安寺美景一组展示

(现场环境音起)

(画面)黄军建走进圣安寺,怀梵大和尚迎接

(解说词)圣安寺,地处岳阳市城南郊,是岳阳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寺院。始建于公元716年到760年间,最初为高僧无姓大和尚所住,宰相杨炎常来往于圣安寺。京兆尹杨凭捐巨资兴建。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为圣安寺刻写碑铭《碑阴记》,记载无姓大和尚生平。

(画面)柳宗元《岳州圣安寺无姓和尚碑》

(解说词)这就是圣安寺的镇寺之宝:柳宗元为圣安寺撰写的《岳州圣安寺无姓和尚碑》及《碑阴记》。793年,21岁的柳宗元考取进士,在796年秋天,便与礼部郎中弘农杨凭早已订婚的女儿成婚;这位后来任京兆尹的杨凭便成了柳宗元的岳父。

(同期声)怀梵大和尚

圣安寺无姓和尚碑,是柳宗元专门为圣安寺的开山祖师无姓大师写的一个碑记。他的岳父跟圣安寺无姓大师是一个非常好的道友,学佛的人。无姓大师往生以后,那个杨凭专门委托柳宗元,给无心大师写一个碑文。柳宗元在湖南,在永州做司马的时候,写的佛教文章不多,这就是柳宗元写的一篇,很有历史意义。在这个文章里面,也体现了柳宗元对佛学的研究很深。

(解说词)碑刻中记载的这个无姓和尚,是天台宗湛然法师的第二代传人。《佛祖统纪》第十卷中记载,书中文字明确记载:“法剑唐僧。号无姓,於天台依荆溪湛然习《止观》、《法华》。初居房州,后迁岳州。”从而证明“无姓法剑法师”与“南岳普门禅师”一样是九祖湛然的二代传承人之一。

(同期声)怀梵大和尚

除了天台宗、三论宗,法眼宗,禅宗,乃至于中国僧人开创,像天台宗就智顗开创的,这个就是为什么说明它是中国化的一个代表。天台宗主要讲得是走正道,一行三观,一念三千,摸之左右,这就是天台宗的理论,引用妙法莲花经为主要经典,弘扬人人平等,众生皆佛。

(解说词)人人平等,众生皆佛。耸立于大龟山的圣安寺,气势宏伟,飞檐斗角,金碧辉煌。冬日的阳光里,踏进寺院,便将人带入浓浓的佛教文化氛围之中。在圣安寺,还保存有唐朝时候的一个石柱础。

(同期声)怀梵大和尚

黄老师:在圣安寺的原址上挖出来的吗?

怀梵大和尚:对,原址挖出来的。那这些石头都是,挖出来好几块,挖了一部分,我就当时要大家就把它盖住了,就挖了几个出来,一部分。你看这个。

黄老师:等于这个莲花座是唐朝的原件?

大师:原件,这个我们就看这个,莲花座你看它雕工,一般的寺院,小寺院是做不到的,这种雕工,你看这个图案花纹,都这么精致。

黄老师:一千三百年了。

大师:对,说明这个寺院以前就是,也是很辉煌的。

解说词:经过这次拜访怀梵大和尚,黄军建收获不少。今天,我们已经很难真正明了无姓和尚和杨凭相互给对方留下了怎样的影响,确定无疑的是这场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相识,在此后的佛教史上,乃至文化史上,长久缭绕着清晰的回响。

(同期声)怀梵大和尚

岳州圣安寺无心和尚碑铭,专门写的很清楚。这就是真正的历史啊,很多传说,那不能作为依据啊,这就是把我们岳阳这个文化,提高了几百年。那么《岳阳楼记》范仲淹是1044年。

黄老师:公元1044年。

 大师:对啊,我们这个写这个文章的是,809年,柳宗元。圣安寺建寺是760年。所以说这个,对岳阳的这个文化底蕴提升,可以说是非常大。

(解说词)作为天台宗的祖庭寺庙,圣安寺为天台宗在中国大地的进一步弘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里的一草一木之中,道尽了岁月沧桑和佛教文化再度光大的喜悦。

(同期声)怀梵大和尚带领黄军建和徐建良走圣安禅路

大师:你看这个,这就是我们的圣安禅路,修这条禅路,主要是让我们信佛的信众,还有法师,在也条路上来禅修。我们学佛不仅是听佛,闻佛,还有行佛、走佛,我们经过这个坐禅啊…来修炼身心,只有达到才能看破放下,才能够明心见性,才能看破,就像地上的枯叶一样,曾经它有辉煌过,曾经也绿过,但是现在也成了地下的枯叶,当然成了枯叶以后,有多少人看过这个枯叶呢?

(解说词)人生也像这落叶一样,曾经绿过,辉煌过,但终有枯竭的那一天,当它黄了,枯了,终归会归于尘土。一抹瑟瑟秋风过,抹去岁月沧桑,就像是我们的人生。

(同期声)怀梵大和尚

虽然说你不管你大红大绿的时候,你都要知道,都要看破放下。所以说要对一切的名和利啊,都要放下,看破了你才会自在,你才不会挂碍,无所执着。

(解说词)天台宗,中国汉传佛教最早创立的宗派,也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代表,它穿越传统与现代的隔阂,历经一千多年,影响到全中国的意识形态。今天,它依然传承着智慧与慈悲,一起弘扬着一个共同的理念——和谐世界,众缘和合。

Part3:

【导视】解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同期:汨罗江跳出了一位世界文化名人,

解说:从屈原到范仲淹,这座城市有着怎样的文化传承?《故乡》栏目继续为您呈现《云水梵音绕三湘》。

(画面)屈子祠

(解说词)屈原在中国文化史中的地位是尤为重要的,以至于到了今天,来到这里朝拜屈原的人络绎不绝。这里是位于汨罗城西北玉笥山顶的屈子祠。它始建于汉代,为三进青砖结构。墙上的13幅浮雕,描绘了屈原的生平业绩,也是他对理想追求的写照。从汉代贾谊《吊屈原赋》之后,许多人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这里,或者以诗、画的形式来吊念屈原。

(同期声)黄军建

这一次来到屈子祠,可以说是故地重游,每一次来,都有不同的感觉,我先后来过屈子祠二十多次,有时候是专程来,有时候是就路过,也要到屈子祠去看一看,看一看屈大夫,看他的问题,看他的诗歌,看所蕴藏的文化底蕴。每来一次,心里就受到一次洗涤,就受到一次深深的教育。

(解说词):穿过两千余年的历史,我们一同见证了屈原的建树和生命轨迹,一个人死了,留下一个巨大的问号和叹号,引领者后来的人们一路求索奋进。

(同期声)黄军建

从屈原公元前278年来到湖南,到公元前287年屈大夫在汨罗江怀沙自沉,在湖南行游九年,留下了二十多首不朽的诗篇。比如《九歌》《九章》《离骚》《天问》《湘君》《湘夫人》等,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到现在历经两千多年,中国文化的走向,诗歌的走向,就是沿着屈大夫的路子走下来的。特别是屈原的忧国忧民的文化传承。

(解说词)《诗经》以后整整三百年,中国文坛几乎被散文的光辉所笼罩,打破这沉寂局面的,就是屈原。他的创作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因此,诗人余光中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汨罗江因屈原而名,因屈原而兴,如果没有屈原,汨罗江就默默的淌在这里,因为有了屈原,汨罗江呼啸向前融入大海,滚滚前进。

(同期声)黄军建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目睹楚国的威望,忧国忧民的情怀,忧郁心间,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日,在汨罗江怀沙自沉,留下千古遗恨。从此汨罗江,就变成了一条文化之江,诗歌之江,文学之江,我们这里的臣民说,汨罗江跳出了一位世界文化名人,我们从汨罗江里捞上来一位世界文化名人。地因屈原而贵,江因屈原而名,山因屈原而美。

(同期声)黄军建

对故乡的情节,任何时候总是难以忘怀。记得我十七岁参军,170多人的全连的集中以后,指导员站在前面问,今年湖南来了这么多兵,哪个人背诵《岳阳楼记》啊?我举手说,我说我。好,他说你给大家背一遍。我就给大家把岳阳楼记朗诵一遍,当时掌声如雷。就是因为岳阳楼记,因为岳阳楼文化,使我走上的文字之路。一个城市,有它的灵魂,有它的精神,鹳雀楼因为王之涣的诗,黄鹤楼因为崔灏的诗。滕王阁因为王勃的滕王阁序,所以传承千古。

(解说词)从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杜甫“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从柳宗元书写《岳州圣安寺无姓和尚碑》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人先贤把岳阳这座城市书写得灿若星辰。今天的黄军建,按照历史的线索去梳理岳阳这个城市的文化脉络,深度解读这座城市的文化灵魂,他这才明白,这种忧乐的观念,是一脉相承,一衣带水。岳阳这座城市的灵魂,就是一部魅力无穷的城市文脉史。

(画面)船工载着黄军建在汨罗江上,黄军建大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大夫,我们来了,我们来看你来了,屈大夫,我们来了,我们来看你来了。

推荐: 《曹山映相》 《神鸟的山沟》 《雪山之子》
播放次数:
内容摘要
(画面)坪上书院周边景色空镜一组精简 (同期声)坪上书院的孩子们朗朗读书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出标题:《云水梵音绕三湘》 (画面)黄军建在
标签:
来源:CCTV故乡时间:2017-11-30 16:16作者:卢佳责任编辑:cctv故乡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首页 | 编导手记 | 最新动态 | 栏目介绍 | 节目预告 | 视频点播 | 节目相册 | 全国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7 故乡新闻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京ICP201208169  技术支持:CCTV故乡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