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配乐】南岳衡山航拍、大山镜头、南岳大庙、祝融峰空镜头、福严寺空镜头、旷顺年人物空镜头、天下南岳牌楼、街景
出片名----《风景里的故乡》
【画面】旷顺年讲课、查阅资料、工作画面
【解说】旷顺年,南岳地方文史专家, 2016年7月,南岳区下文任命旷顺年为《南岳衡山志》主编,同时参与编写其中宗教、祭祀部分的内容,这是一个要历时3年的文化大工程,没有对故乡的爱,没有对南岳的熟知,很难胜任这个工作。
【采访】旷顺年 南岳地方文史专家
希望这部书,成为挖掘整理完善我们这座名山的文化的母本,因为这么多年来,几十年来,国家重视文化社会化的发展这么快,又发现了很多新的资料。希望我们今后,能够在新编的南岳衡山志里面,都能够找到它的源头。那么我肯定作为主编,将参加绝大部分的编章的定稿啊,绝大部分的考察,绝大部分的论证,肯定我们打算就是说,七十二峰走遍。当然不止七十二座峰,就这七十二座峰有故事,七十二座峰是名峰,有故事,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走其他的峰,就是室外考察。每一座寺庙,我们将重新去走访,每一个道观,我们将深入它的内部,他们自己的资料,还有这些年挖掘了一些遗址,还有新建的一些宗教场所,和通过普查,发现一些新的文物,我们都写这个书里。所以未来的一两年,不管是大庙也好,还是小庙也好,或者是怎么样,悬崖峭壁的一些地方,我们都希望去看一看,也不是我一个人去,我们这支队伍,这一支热爱历史,热爱名山,热爱文化的一支修志队伍,都会参与。我们不但是想修好一部志,还希望能够牵出一批人,或者是鼓励一批人,成为名山文化的专家。
【解说】公元589年,位于湖南衡阳境内的一座庞大山系迎来了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一道旨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以血祭社稷、五祀、五岳,诏定湘之衡山为南岳”,隋文帝杨坚的这道圣旨终结了600年的纷争,南岳之名从此有了惟一的归属,而此后的1000多年时间里,衡山作为历朝历代钦定的五岳祭祀地点之一,接待了朝廷100余次的拜祭,也开启了民间大规模祈福进香的大门。
【解说】可是南岳衡山对于旷顺年来说,却是他成长的地方,是他小时候搬着板凳遥望地方。
【纪实片段】旷顺年回老屋和邻居打招呼、槽门口的故事
这就是老家,这是我的祖屋,这个房子叫曹门,据我父亲多次跟我们讲,这个曹门有两百多年历史了,现在这个曹门是我的父亲退休以后改建的,小时候那个老曹门在这个地方,我们就每天到这里吃饭啊,玩啊,嬉戏啊等等。尤其家庭的时候,我们就坐在曹门,两边还有,这个泥巴的凳子,就坐在凳子上面,尤其夏天的晚上,就在这个地方看星星看月亮,看衡山。父亲就在这个地方,给我和其他的兄弟们,讲关于火神的故事,南岳大庙的故事。
【画面】父亲拉二胡,小孩坐在板凳上看山听曲
【解说】就是坐在这个门口,如今看起来有些年代感的门口,在无数个夏日黄昏,无论晴雨,一个小板凳,开启了旷顺年儿时的娱乐模式,父亲喜欢拉二胡,听曲看山,旷顺年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是人间最美的画面,更多时候,时任中学老师的父亲喜欢讲南岳衡山的故事,讲祝融的故事。
【解说】相传上古轩辕黄帝的大臣祝融氏,因善于用火而被封为火正官,官拜司徒,主管南方事物。衡山是他的居所,死后也长眠于此,人们感恩火神祝融氏带给了人间光明,将衡山的最高峰命名祝融峰。
【采访】旷顺年 南岳地方文史专家
旷顺年:那个时候只是小时候啊,听很多很多的故事,就是南岳的故事。南岳远古时期的故事,参加工作以后,我在教育部门,曾经也把这些故事讲给学生听。就是父亲讲给我以后,我也讲给学生听。只是来到这个南岳工作以后,由于工作的需要,就去了解这个历史,才发现这个里面,内容很丰富。
【解说】手抚父亲的二胡,那断了弦的记忆还能响起怎样的哀曲?取下母亲的行李箱,吹吹灰尘,整理心情,那把被父亲坐坏的椅子,还能承载多少思念?旷顺年静望父母的照片,您们可好?物是人非,这所平时紧锁的老屋,只是旷顺年心灵停泊的港湾,血脉相连的记忆。
【纪实片段】旷顺年在老屋看父母的遗物,翻阅父亲的书籍
这书是父亲写的,没想到真会对我这次《南岳衡山志》有帮助。
【解说】父亲爱写爱记录,收集的资料都是自己这个年龄所不知情的事迹,回到老屋,寻找儿时南岳衡山的记忆,翻阅父亲遗留的珍贵素材,如果说回家是因为工作,不如说是对父母深深的怀念,一种怀想,穿越时空的惦念,难以尽言的思念与涕语,都化作书中浓浓的情谊,尘埃散尽飞花落,此处凭哀寄思怀。
【画面】祠堂祭祖
【导视】解说:南岳大庙是南岳一绝,绝在什么地方?每逢吉日,又会出现哪些民间祭祀奇观呢?他不是宗教信仰者,却在南岳大庙工作生活了近6年。
解说:都说南岳历史悠久、山秀景美,那南岳美食又是怎样的诱人呢?《故乡》栏目继续呈现《风景里的故乡》。
【解说】每年的3月到6月是南岳降雨最为集中的时期,一年过半的雨水会在这三个月倾泻下来,雨雾朦胧了大多数的景致,但是无论怎样的天气,都掩盖不了人们虔诚的心。
【纪实片段】南岳大庙
旷顺年:南岳大庙,是江南最大的一座古庙,建于隋朝时期。它的特点非常明显,就是整体分三大块,中间这一块是祭祀南方之神,叫南岳圣帝的地方,中间这一块。东边这一块,有八个道观,全部是道士住的地方,在边。西边这一大片,有八座寺庙,全部是和尚住的。那么这一座庞大的庙宇,它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儒释道三种文化,活在一体。
【解说】南岳大庙,江南第一庙,它是一座集国家祭祀、民间朝圣、道教宫观、佛教寺院于一体的宫殿式古建筑群,是南方最大的传统文化博物馆和精湛的艺术殿堂。东面有8个道宫,西面有8个佛寺,充分体现了南岳道佛共存一山、共融一庙,共尊一神的独特宗教文化特色,为中国乃至世界名山所罕见。
【解说】每年的农历七月至九月,衡山脚下热闹非凡,来自各地的香客云集于此,祈求福祉,在众多的香客中,一支身着黑衣,头缠黑布,外扎红肚兜的队伍格外醒目,红肚兜上绘有祝融氏的画像,中部为八卦符号,“灵山进香”四个字居于肚兜的底部,他们高举着香火,吟唱着香歌,走上长长的神道,前往南岳大庙祈福,他们脚踩太极八卦步,拱手作揖,神情肃穆,在南岳大庙的圣帝神像前,完成虔诚的跪拜。
【纪实片段】南岳大庙
旷顺年:这是南岳大庙的圣帝殿,是整个南岳大庙里面,最高最大的一个殿堂,比北京的太和殿还高。这里供奉的就是南岳圣帝,南方之神。衡山,这座大山,是南岳的主体,那么南岳圣帝就是南岳的魂,灵魂所在。这个殿堂每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信徒,包括游客,到这里来朝拜,成千上万,已经上千年了。而且这种朝拜的仪式,就是礼仪,一直保持三千多年前的原始风貌。
现在被国际上的专家认为,这种礼仪在中国,在汉川地区,应该是绝无仅有的,可以说是远古文明的活化石,是衡山的一笔珍贵的财富。
【解说】旷顺年小时候跟随父母到南岳大庙的次数已经数不清了,也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因为南岳的庙宇太多,司空见惯,直到有一天来到这里工作,才发现南岳大庙的文化内涵很深。
【纪实片段】南岳大庙
旷顺年:我曾经在这里工作六年,就在这个地方办公,主要是进行文化、文物、宗教事务的管理,这就是当年的办公室。
您好,这里已经改了,改为监控室了?
女:对,大庙的监控室。
旷顺年:整个大庙?
女:对,全程的。
旷顺年:当年就是机关的办公室,我们在这个里面办公,现在已经改为文物局的监控室了,整个的大庙,监控在这个地方。在这里印象很深,在这个屋子里面工作了六年,因为南岳文物的精华,就在这个地方。整个衡山文物很多,但是它的精华说在,就是南岳大庙,所以当年的文化文物,宗教的部门,就设在大庙里面。那么管理的重点,不论是文物还是宗教,也是在南岳大庙。我们在这里见证了南岳大庙的整体维修,也见证了这个大庙各种重大的活动,还看到了成千上万的朝圣者,在南岳大庙举行这个祭拜仪式。那个时候我们在这个地方,参与了各项工作的协调,引导或者是指挥吧,在这里。
【解说】1996年,旷顺年任文化文物宗教局局长,办公地点就在南岳大庙,整个南岳庙宇维修改建文件从这里发出, 为了使这座千年古庙,更有活力和魅力,旷顺年在这里策划了吉祥香火,幸运香火,还有如意香火等等一系列的大型传统文化活动,甚至还在这里恢复了古代祭祀火神祝融的古典仪式,让南岳大庙,回到远古时期。
【纪实片段】南岳大庙
旷顺年:通过搞一系列活动以后,使南岳大庙更加有活力,有魅力,通过活动来表达远古时期,和古代的那一些优秀的思想。因此这个南岳大庙既是古老的,也是鲜活的,也是有思想和灵魂的。通过这些活动以后,来朝拜南岳大庙的信徒和客人,也是成倍的增长,所以我们也感到很欣慰。我感觉到我们就是跟古代的圣贤,在一起交流,然后把这种交流,传递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这个博物馆,这个大庙是一座巨大的博物馆,也是一个活的博物馆,是一个有生机的博物馆,是一个不断地展示它自己的思想和精神的博物馆。今天我更加感觉到这一点,我经常走到这里来,小时候就是来这里看一下大庙,没有感觉,现在总是一种敬仰之神,一种敬仰之心,在里面漫步。
【解说】一次仪式的举行,就等于再一次重新展示了,远古时期的文化,就等于激活了古代的优秀的思想。旷顺年认为,当寺庙注入了很多的文化内涵后,它不仅只是一座建筑、一个只供人们烧香拜佛的地方,多少个日夜,不惧艰辛,只为了让南岳文化走向世界。
【小片】各种豆腐美食的制作
【解说】炸、炖、蒸、煮、炒,技法多样,酸、甜、咸、辣、香,五味俱全,南岳豆腐花样百出,食之回味无穷。
【纪实片段】旷顺年在素食馆吃豆腐
旷顺年:今天重物吃素,素食我们来个大和尚,素的主要东西还是豆腐,我那个从小就吃了很多豆腐,大家尝尝看看。吃个白豆腐,吃个油豆腐,吃个玫豆腐,腐乳,今天的豆腐大家随意吃好不好,来。
女:我小时候就是吃豆腐长大的,所以皮肤好。
旷顺年:皮肤好,多吃一点你的皮肤更好。小时候我在双平那个地方,吃得最多几样东西,一个是豆腐,红薯片子,还有那个橘黄,橘黄今天也有。这是我祖母,原来就是每年秋天,摘那个橘黄,然后怎么样?晒在那里,然后到冬天春天的时候就泡,还有枸杞,一起煮着吃,加到那个米粉里面,还加到面粉里面,今天怎么样?还是这个,这个是橘黄饼,看看有我小时候那个味道没有。
【解说】南岳被评为中国素食之乡,南岳素食品种繁多,取材多样,但还是以豆腐制品为四时皆备、乡土风味浓郁的主要菜肴,南岳素食豆腐是衡山传统佛教斋食之一。
【纪实片段】旷顺年在素食馆吃豆腐
旷顺年:像几十年前的味道,尤其是小时候的味道。说实在话,我真的小时候啊,读小学初中,乃至到高中的时候,吃的那个菜啊,最多的就是这个腐乳,我们那时候叫玫豆腐,吃得最多,吃了十多年,就是这个东西。来,看看这次的怎么样。就自己做。基本上是吃这东西长大的。
女:这个腐乳是南岳最有名的。
旷顺年:好吃,好吃好吃,多吃一点。有很多地方去吃,也吃了很多,但是都比不上南岳的,就像我们双平的,也不知道怎么表达这个味道,怎么表达这个味道好在哪里,就是好吃。
男:吃到嘴里就,一下子就融化了。
男:豆腐丸子,比我们纯用会面做的,口感更加滑,更加嫩,评价更加舒服,更喜欢吃。
旷顺年:来吧,吃点吃点吃点,好吃多吃一点。这个小时候没肉吃,天天吃豆腐,盼望着吃肉。现在回过头来一看,肉多了,经常想念小时候吃豆腐,吃红薯片那个时代,美好的回忆。
【解说】历史资料在更新,海外资料不断涌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管是建设保护还是旅游活动等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挖掘、发现、走访、论证,旷顺年只是为了更全面、更详细的重修完善《南岳衡山志》这部志史。
【导视】
解说:这是唯一一座以“天下法院”命名的寺庙,它因谁而远播海外?历史地位有多显赫?
解说:人们常说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那这个南山与南岳衡山有什么关系呢?《故乡》栏目继续呈现《风景里的故乡》。
【解说】八百里南岳衡山,七十二峰峰峦竞秀,其势如飞,在掷钵锋下,松杉茂密,修竹掩映,古藤纵横,幽深秀丽,收览了南岳胜景。在森森万木的笼罩中,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琼楼玉宇,依山而建,终年香烟缭绕,梵呗悠扬,庄严而清幽,它就是南岳福严寺。
【纪实片段】福严寺
旷顺年:师傅好。
大岳和尚:吉祥吉祥吉祥吉祥。
旷顺年:专门来看您,找这个福严寺的历史资料。这几年福严寺收集了新的更多的资料,我们要把这些东西写于南岳衡山这里面。
大岳和尚:福严寺是南岳山的第一古刹,这个肯定是您,应该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在南岳山的历史地位是不同凡响的。
【解说】公元567年,一名祖籍河南的和尚,打破了南岳衡山道佛失衡的局面,这位僧人名叫慧思,他带领四十多名弟子,跋山涉水,在公元568年来到南岳衡山,披荆斩棘,筚路蓝缕,造金字般若经,建大小般若寺,传佛明灯,唱演正法。由此,释迦世尊的法音遍布南岳七十二峰,法益传满湖湘南北,大师被尊为南岳佛教的开山祖师,而般若禅林就是现在的福严寺。
【解说】由于南北朝代,南北政权的对峙,造成了南北佛学风格不同。慧思大师兼学南北,既对《法华》、《般若》义理有很深造诣,又非常重视禅观修习,慧思的这种博大的胸怀,包容的思想,影响了他及其后代佛教弟子对多种宗教的吸收、尊重和兼容,为后来南岳佛、道、祭祀三种文化共存一山、共居一庙、共坐一殿、共尊一神打下理论基础,可以说慧思大师是南岳“和”文化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解说】慧思在南岳弘法十年,誉满大江南北,于577年圆寂于南岳,葬于寺之东冈,即三生塔。公元713年,福严寺迎来了一位禅宗大师怀让,正是他的到来,才使福严寺再度名震华夏,名传海外。
【纪实片段】福严寺
大岳和尚:每个寺庙,都有一个什么什么寺,但是在我们这个寺庙,这个环批就是天下法院,为什么叫天下法院,在怀让祖师,也就是唐朝年间,他将这个寺庙,开辟为这个禅宗道场。他培养了不少的高僧大德,四传五传以后,形成了中国禅宗的一花五叶,五个支派的法门,广布天下,所以成为天下法院。您看我们的上联:六朝古刹,下联:七祖道场。
旷顺年:这等于这个庙,我们福严寺,等于是两大宗派的发祥地。
大岳和尚:一个是天台宗,一个是禅宗,这个两个宗派。
【解说】怀让来到南岳衡山般若寺后,他忠实地继承六祖衣钵,强调“顿悟法门”,大弘南禅心法,从此,衡山成为怀让弘扬禅宗的一块新天地。
【解说】当时,在般若寺之北不远的山坡上,有一位从北方来的禅师,名叫马道一,他结庵而居,终日打坐,以修习北禅“渐悟”法门。怀让见道一和尚性情乖僻,着意要让他归附于门下,便私下决定亲自出马,收取道一。一天怀让手拿一块厚厚的砖,坐在道一打坐的对面磨。道一被这响声打扰,生气地质问怀让磨石砖干什么?怀让答道:“磨作镜!”道一听了,觉得好笑,并强压怒气说:“磨砖岂能成镜?”怀让乘隙而入说:“磨砖既不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 这时,道一才明白眼前这位和尚磨砖的意图了,此后,道一心悦诚服拜怀让为师。
【解说】从此,禅宗从衡山出发,如奔腾的江河,势不可挡,澎湃于中华大地。
道一所居的那座小庵,被称为马祖庵,又称为“传法院”。怀让磨镜的地方,被称为“祖源”。从此,磨镜台,成为佛教史上最有名的禅宗公案之一。怀让成为禅宗“南岳系”的创始人,他住持的般若寺,被誉为“天下法院”。
【纪实片段】福严寺
您看这个匾的五叶流芳,五叶就是讲的这个五个支派,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就是五叶流芳。这个寺的这个对联啊,说明了我们福严寺,在这个南岳山的历史地位。上联:福严为南山第一古刹。福严寺是南岳山的第一古刹,有人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实际南山,应该是指我们这个南山。南岳山就是南山,所以福严为南山第一古刹。般若是老祖不二法门。我们这个寺庙当初,慧思大师在这里的时候,就起为叫做般若禅林,就这么来的,它是老祖宗的不二法门。但是到了宋代年间,有个老和尚,带着弟子们,这个广种松茶,等这个松树和茶树,几十年成林以后,再来改进这个寺庙。为了纪念这个老和尚,所以就将般若丛林,更名为福严寺,所以这个名字延续至今,到现在。
【解说】“福严为南山第一古刹,般若是老祖不二法门”,说出了福严寺在南岳佛教寺庙中的地位和影响,那人们常说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个南山与南岳衡山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纪实片段】福严寺
大岳和尚: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个南山应该是指南岳山,而不是别的地方,它这个历史也有记载。
旷顺年:我们所知道的资料就是,宋徽宗在我们山上刻了两个很大的字寿岳,那么寿就是名山,就是历史的渊源很长,是真实的,反正有争议,很多人争这个南山。但是从这个对联可以看出来,这座山是有,这座山的寿岳是有历史依据的,与这个佛教也很有关系。
【解说】虽然没有文字直接记录,衡山就是南山,可是祝融峰山顶的“南山”和“寿岳”石刻字,足以证明寿岳衡山就是南山。其实我们不用非要去争论南山归属在哪里?更应该去关注保护这座灵山福地。
【解说】福严寺碧瓦红墙、钟声梵呗,组成一片庄严而清幽的气氛,引人悠然遐想,直欲脱俗离尘。
【采访】释大岳 南岳福严寺方丈
大岳和尚:谈中国的禅,谈中国的佛教,离不开禅宗,谈禅宗,离不开湖南,谈湖南,离不开南岳,南岳是住祖师爷的地方。南岳历代就是高僧辈出,他对后面的禅学的影响比较深远。无论是从学术界,还是宗教界,都是这个深受人们的喜欢。
因为很多人都在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占有的占,我认为天下名山应该是僧建多,建设的建。因为长期以来,僧人们住在寺庙里面,他保护了这座名山,美化了这座名山,建设了这座名山,宣传了这座名山。您看全国各地,很多寺院,古庙,周围都是有参天的古树,这些古树是怎么来的?就是僧人们栽种的,所以他就保护了周围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这座名山。所以我认为天下名山,应该改为僧建多,而不是占有的占。
【解说】福严寺历史悠久,一千多年来,这里产生了“弈棋得地”、“授戒岳神”、“锡杖卓泉”、“皈依银杏”等众多美好传说,历史的佛学大师们又在这里阐发了佛家哲理,旷顺年每一次来到福严寺,都增长发现不少历史和哲学知识。【采访】旷顺年 南岳地方文史专家
旷顺年:其实故乡啊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过,几十年生活在故乡的怀抱里面,应该没有离开故乡的视野,为什么?南岳衡山八百里,我们南岳区还是要四十四峰,还有很长,所以实际上我们是,一直生活在故乡的怀抱里面,生活带名山脚下嘛,从来没有离开故乡视野。但是青少年时代就没有上了山,天天看着这座山,但是从来没有上过山。故事也渐渐的知道多了,但是只是遥望,遥望这座山。所以那个年代,我可以说是遥望名山。后来来到这个衡山脚下工作以后,了解这座大山,渐渐的了解这座大山,了解这么多的大事儿,这么有智慧,思想有深度,胸怀这么开阔,你像我们福严寺的慧思大师,意志力这么坚强,等等,就开开始仰望这座大山,真的是仰望,每次走到山上,就仰望名山,也是仰望大师,是他们在一层一层的积淀着这座名山的文化。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里面的,每一处,1982年公布的,每一处名胜的历史文化,我全部梳理了一遍,南岳衡山是文化内涵最多,最深的名胜之一,我不能说是唯一。就是内涵最多,思想最深,也是多元,这一座名山,全国只有极少,全国只有少数的。所以了解以后,就对这座名山,产生敬仰之情,就是仰望名山,一直带着敬仰之情在工作,尤其到文化宗教部门工作以后,每一处寺庙,每一处石刻,我就感觉到历史先贤大家的灵魂的跳动。为什么是这样写?比方说昨天我们到福严寺去,极高明是唐代的,到了民国时期的一个,很有名的和尚,他在这里写的。他的理解是极高明的理解,和佛教又不同,和这个李密,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宰相,又不同。就是他们一直在思索,你走到那个地方去一次,就感觉到他们,一直在思索,而且在引导后人,也在思索。那么这个山是很有思想的,那么每一处寺庙有思想,所以在那个时代,我就怎么样,我感觉到不像小时候了,是遥望它,我是仰望,仰望这座山。
【解说】南岳,这块古老的土地,凝聚了中国佛教最深的内涵,让古今僧人心往神驰,让成千上万的游客如醉如痴,让学者终日盘桓,让艺术家笔底波涌,让朝拜者获禅悦芬芳,关于南岳宗教文化,旷顺年早已烂熟于心,再走一遍南岳山水寺庙,让心更静,让情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