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 视频点播 > 热门文稿 > 《幽幽乡情》
【声音切入】电话铃声响

【画面】接电话
顾正主:喂,传真呀,对,好,发过来吧。好了,好了,发过来。

【画面+配乐】收传真,邀请函特写,收拾行李,穿衣出门

【解说】行色匆匆的顾正主,现任解放军总政治部老干部服务管理局副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总政老干部学院副院长,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美术家分会主席,入伍以来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八次。

【解说】顾正主擅长中国画,早期作品以军旅题材为主,近10年来潜心工笔荷花创作,大量作品被国家级报刊杂志选登,在国内外众多展览中多次获奖。顾正主的作品给人这样一种直观的感觉:传统的写实,当代的情趣,军人的审美,意蕴的洒脱。而其作品尤能打动人心的则是洋溢于其中的一股润泽灵动、典雅沉凝之气。

【解说】2014年3月,一份来自家乡的邀请函再次把顾正主召唤回家。
                
 出片名----《幽幽乡情》

【纪实片段】顾正主开车回阜宁  
顾正主:我这次回来是因为去年在我们老家,家乡邀请我回来搞一次展览,展完以后反映特别好,大家也很喜欢,一个是荷花,我从小我们老家的荷花盛开的时候非常漂亮啊,好极了,所以说我就专门画了荷花,回来以后,大人小孩都能看得懂,非常高兴。我回了北京以后,他们对我的反映很大,有的给我打电话,有的发传真,方方面面的动作都有,所以这次我们县宣传部,县委邀请我回来,给我们爱好者,还有老同志,退休的老同志回来做一次讲座,我特别高兴,所以回到故乡,因为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只要家乡需要我的时候,我什么话都不会说的,我肯定在我可能的条件下,我一定赶回来,给家乡做一点小事。
   
【画面】车行驶过了阜宁县城

【解说】阜宁县,属江苏省盐城市所辖县之一,是个历史悠久的县份。古称黄浦,宋称庙湾,清雍正九年(1731年)建县,史载阜宁“阜明水秀,乡坊稠密,土地肥饶,民灶辐辏”,素有“江淮乐地”之称。

【纪实片段】顾正主  军旅画家
顾正主:以前要想到县城来一趟很难的,为什么难呢?第一就是因为路不好走,坑坑洼洼,河太多,河多了以后,不是说这里跟那里很近的地方就有桥,桥跟桥之间的距离很远,有的可能转一大圈才能过来,所以说上县城一般半天才能到,如果坐船的话也得两个多小时,那时候太穷了,我到县城去了时候,夏天的时候,为了省两分钱,那个时候省两分钱,坐船是两分钱,为了省两分钱,我就游过去,不就可以省两分钱嘛,我认为是个好事,高兴的事,回去告诉我父亲了,让我父亲臭骂了一顿,说你不要命了,那个河那么宽,你这么小敢游过去,当时我说父亲不理解我,我说不就省两分钱吗,他说你为了省两分钱不要命了,是两分钱重要,还是命重要?现在回忆回忆,那时候不理解,现在想了,老人全是为咱好,因为这么一件事情安全第一。
   
【解说】阜宁,曾经是苏北地区一个穷的叮当响的贫困县,近十年来,阜宁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顾正主每次回家都会感叹家乡的变化。

【纪实片段】顾正主  军旅画家
记得一次我到县城去,肚子饿的要命,想买一碗面条吃一吃,摸了半天就一毛钱,一毛钱还得来回,还得走,所以想了半天,就买了5分钱吃了一半,买了一碗面条吃了,肚子饿着又回老家去了。现在你看这个地方这么漂亮,以前没有这么好,全是破草房,泥土路,到处都是那样的房子,现在看看,你看这房子都是高楼,我们这个县城现在楼一下子多了起来,(16:17),都很不容易的,以前哪有啊。以前这个县城高楼的,有没有?但是太少了。现在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来这两天,我还在回忆回忆,从小的时候在老家的生活。

【纪实片段】顾正主讲学活动
 顾正主:你们好,您好,您好,上次都见过你们了,您好您好,都是故乡的人,家乡的人。
顾正主:今天特别高兴,回到老家来了,跟我们同行的爱好者,在一块坐着。从北京回来的时候,一路心情特别高兴,为什么高兴呢?你说我从老家出去的,一转眼30多年了,一回来,我出去的时候还是个小孩子,在老家画画,然后当兵,又考到解放军艺术学院,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深造。就是一步一步的有了今天,我在全国考学的人很多,收的学生很少,以后你还可以考,有研究生,问题在什么地方?我就实打实的讲,你们看好不好?
大家:好。
 顾正主:我就从第一张画开始吧,你们后面看不到,可以站起来,好不好?前面可以坐着,是吧。我就说它存在的问题,好吧,这样的话你们觉得怎么上来就提问题,因为学习,咱们学习的过程中就是找问题的,你看这张画最大的好处,它的构图还是比较匀的,构图比较匀,但是现在虚实下次再画的时候,浓淡还要注意一下,浓淡再注意一下的,你不要很平,整个这张画都很平,在画的时候,把浓淡加深一点,拉开一下。你看到这里停了,你后面再加点山,马上就不一样了,这就是一张画的虚实拉开,构图没问题,你看,这个上下构图都没问题,就是现在虚实太平了,你看这里的颜色这么重要,这里的颜色还这么重,这个就是构图的绘画当中最大的,最大的就怕这一点。
学生:太平了。
顾正主:这个肢体很不错,这样画很有特点,一张画的体制也很关键。这是你的,画的挺好的,一个很喜庆,这个颜色用的不错,但是我刚才说到了,
   
【解说】顾正主16岁从这里走出,30多年里,他走遍世界,可又从来没走出这方土地,没有走出对纯净自然的亲近,对质朴亲情的眷念,人的一生会有许多梦,对于游子,故乡始终魂牵梦萦,顾正主无法改变浓重的乡音,无法抑制见到乡人的亲近,无法不为家乡发展牵肠挂肚。

【导视】  
解说:一句话竟让全场乡亲落泪 
解说:被乡亲们称为“小画家”的他,因画特招入伍
解说:摇曳的芦苇,纷飞的鸟群,袅袅的炊烟,他无法改变对故土的无限依恋。《故乡》栏目继续呈现《幽幽乡情》

【现场同期】跟拍顾正主回旧居碰见邻居;
顾正主:这次临时回来了,回来给爸爸妈妈上坟。
顾正主:一晃我出去30多年了。
阿姨:你还年轻。
顾正主:我在部队干的挺好的。
顾正主:你们对我这么好吃水不忘打井人。
顾正主:身体不大好。
 顾正主:不是对我评价很高的事,事实上就是这么回事,如果说儿女不孝敬老的,那还叫儿女吗?我回来了,儿子回来都看到了,所以你们一定要孝敬父母,如果不孝顺,以后会后悔的。
 男3:保佑你更加顺利,以后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顾正主:现在对老的不孝顺,以后你会后悔的,真的。

 

【解说】每次回家,顾正主都能碰见热情的乡亲,这是一群看着他长大的乡亲,这种感情有别与亲情,却又如同亲情,每次回家路过,顾正主都会和他们唠唠家常,问候近况,疲惫的游子无论漂泊多远,也走不出故乡浓浓的柔情,流浪的心无论颠簸多久,也颠簸不出故乡的怀抱。

【音乐】江北韵味  拔根芦柴花

【现场同期】顾正主 军旅画家
顾正主:这个房子现在都拆完了是吧?
 男3:对。
顾正主:现在这个房子都拆完了,我就生在这个地方,长在这个地方多少年,现在我回了家,这个地方已经被撤平了,以前我们这里都是芦苇,树也很好,上面的喜鹊窝非常多,完了以后芦苇里面的鸟窝特别多,你可以平时这样的良心好的话,你不会把小鸟抓到,否则的话到处都是,我们河里的鱼,你从上面就可以看到,很长的鱼,我经常还出去弄个鱼叉,趁他们一不注意,咣一下鱼就上来了。

【解说】旧居不再,而有关童年的记忆却更加清晰起来。顾正主的家乡为古淮东,苏北里下河地区,濒临黄海。这里河网交错,沟渠纵横,顾正主喜欢这里的每一条小河,每一条小河都有过许多如他童年一样快乐的故事,他喜欢河畔一片又一片茂密的芦苇,每当春节一过,那一针针暗紫嫩绿的芦芽,便争相钻出水面。还没到清明,沟渠港汊就满眼青翠。蓝天、白云、流水、轻帆、风车、稻香、荷碧、蒲青,伴着绿得醉人的荒芜,就是留在顾正主心中永远的童年记忆。

【音乐】江北韵味  拔根芦柴花

【现场同期】
 男1:他很小的时候,就放在篮子里,就是草篮子里,我们爸爸妈妈就把他放在里面,他也喊饿,我的眼也睁不开了,我爸爸妈妈没看,醒来也没用了,碰他也不动,他头也不摇,喂他,后来喂他点东西,给他弄点吃的,后来他才眼睛挣开了。
 顾正主:再后来睁眼就开始哭了,哭也哭不了了,因为他们出去半天了。
顾正主:就是差点把我饿死了。
男1:过去不是很冷嘛,没有棉袄,也没有什么,我们家里很穷的,做饭的锅。
顾正主:水烧开了,往外噗,我就趴在上面,趴着上面我光着屁股,趴在那上面还挺暖和的,那锅噗下来的时候,我来不及下来了,咣一下子。
顾正主:弄点鸡蛋清给我抹一抹,现在肚子上还有那么大一个疤, 
   
【解说】生活再苦难,可童年还是快乐的,顾正主从小就调皮,学习成绩也不怎么好,可是却有一个爱好,就是画画。

【现场同期】顾正主  军旅画家
顾正主:我小的时候,为什么画画,确实来讲没有出路,为什么没有出路,就在这个小地方,火车也没见过,飞机也没见过,连汽车都没见过,你准备往哪里跑那时候我小的时候,我就愿意画画,我就假如说我哪一天画画考学考出去,后来是有一个梦想,后来我就是说,从小一直画画,画到高中,在我们镇里面的中学,镇里面的中学,一边上学一边给文化站画画,一个月可以挣7、8元钱,就挣7、8元钱,就考虑以后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看看外面的世界是这样的,但是机会来了,正好征兵的时候,他们发现我,你画画的很好
   
【解说】自然恩惠一个人的才情,注定会结逢良缘,花开必然,1980年,被乡亲们称为“小画家”的顾正主,因画特招入伍。绘画对于顾正主来说,更像是旅行,所要行的就是迈向自然的深处。回到家乡,他走到哪里,画到哪里,只想把记忆留住,把美好记录。
       
【导视】  
解说:一曲乡音,一出戏
解说:艺术最高境界植根于丰厚的家乡大地
解说:画荷,是怎么成为他艺术人生中更为贴近现实的一次转身?站在故乡这片土地上,他为大家一一解读。《故乡》栏目继续呈现《幽幽乡情》

【现场同期】顾正主 军旅画家
顾正主:这就是现在的金沙河(音),但是以前的金沙河不是这样的。原来的金沙河又小又脏,为什么这样讲?杂草,就是水下长的草很多,但是我家就住在很近很近的地方,经常没有事跟两三个小朋友,

 

到这里来钓鱼,洗澡,有一次我们几个人玩,从早上来一直玩到中午,人家都吃过中午饭了,我们才往家走。这一往家走不要紧,我被我父亲猛打了一顿

以前金沙河的鱼很多,野生鱼,有时候早上到这里钓鱼,回家以后老人还高兴,还可以吃。现在跟以前比起来的话,这个金沙河漂亮极了。我们现在这里最多一天游泳,夏天游泳上万人,

   
【解说】金沙湖地处城郊,是人工采沙形成的淡水湖泊,落霞映照之下,一处金色沙滩怀抱大片水域,长桥飞跨,如练如虹,脚下的沙滩,柔软、细腻,双脚缓缓踩下去,细碎的沙粒就从脚趾缝间流过。

【现场同期】顾正主 军旅画家
我来了这是第三次,每次来了都有感想、激动,一次比一次好。如果你们再过两个月来的话,这里面全长的是荷花。而且这个荷花太漂亮了。我小的时候这里面也长荷花,但是到荷花旁边去的时候,有一次被扎的要命,因为荷花的莲子滕,都有扎刺,你光着屁股在下面游泳,它能不真刺你。

 

跟我这个人有缘分,我画荷花,上次来了,我在这里专门写生画了一幅画,参加了全国大展,他们说你的东西还挺快,怎么又画了一张,就是上次回来的时间感想非常大的,画了这张荷花也是非常满意的。他们说你为什么就画荷花?实际上我也画人物、山水那些都画,但是现在我就画荷花。

 

顾正主:因为一个人画花,必须要定格,你不能什么花都画,尤其是画人物、山水画,山鸟也画,荷花对我的人生来说,是一大转折。

【解说】荷为传统题材,荷之创作很难逾越传统成熟技法,如何另辟蹊径也是摆在顾正主面前的一大课题。顾正主多方思悟,潜心追求在意境上、章法上、造型上乃至色彩上都做出深入尝试和探索,他的工笔荷花,笔致细腻,色调淡雅,古色古香中透出清雅高洁藴藉风流的意境,画面气质脱俗,给人一种离心近,离红尘远的感觉,作品格调清雅而又有文人气质,荷叶气度恢弘而又有庙堂气宇,虚写空灵淡远而又有山林气概。

【解说】顾正主说,他画荷的艺术植根于丰厚的家乡大地,浸润于儿时那幽幽荷香的浓浓深情。正是故乡给予了他创作灵感,而他所要做的就是与自然尽情嬉戏,与真挚感情热烈相拥。

【画面】同学握手聚会、吃阜宁大糕
【现场同期】淮剧化妆、各演员自报家门、表演现场
   
【解说】淮剧流行于苏北里下河地区,是盐阜人的乡土戏,阜宁是淮剧的发源地,是著名的淮剧之乡。淮剧最初是从农民和盐民的劳动号子、民歌、民间说唱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以淮调、拉调和自由调为三大主调的完整声腔体系。淮剧是苦情戏,悲酸哀凉,这是淮剧的气质和灵魂。

【现场同期】顾正主拜访书记
书记:阜宁这个地方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因为我们建县比较早,公元1731年就建县了,历史上这个地方历来都重文重教,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我们现在除了经济社会发展以外,我们值得骄傲自豪的是,我们现在是淮剧之乡。因为我们的淮剧发源地是在我们阜宁,正宗的淮剧的道白必须是阜宁话,不是普通话,是阜宁话,
书记:今年春节我们在茅庵古城(音),唱了30天大戏,每天两场,下午一场,晚上一场,全部都不要门票的,免费观看。我们还请了上海淮剧界的名家,江苏省内的淮剧的顶级艺术家,到现场为群众免费的演出,群众是非常的开心,我们唱了30天,从腊月15一直唱到正月15.


【解说】淮剧这个从苏北民间走出来的剧种,至今已走过了将近200年,它走过了门叹词和香火戏,走过了徽夹可和京夹可,走过了江淮戏和新淮戏。

【解说】在阜宁,人们看淮剧,听淮剧,可以说,土生土长的阜宁人从小就受到淮剧文化的熏陶,顾正主和这群儿时的伙伴都能唱上几段。

【现场同期】顾正主拜访书记
大家可能知道河北的吴桥,知道我们江苏的建湖,实际上我们阜宁历史上杂技这项艺术也是有很深厚的基础。我们县里面有淮剧团,有杂技团。
顾正主:非常好。
书记:还有4支乡村艺术团,一个法制艺术团,应该说我们文化是一个发展的,是跟经济社会一样,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包括我们还是中国的散文之乡。
顾正主:对。
书记:我们说一个地方富裕了以后,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应该得到极大的满足。经济发展了,物质富裕了,人民的精神,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会越来越高,这样我们只有把我们的文化事业发展好,才能够满足群众的需求。
顾正主:对。

【解说】阜宁有一句俗语“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谁不说俺家乡好,两个老朋友谈起故乡,就有说不完的话题,聊不完的故事。那些故地旧缘,仍那么多情生动地伴着顾正主,顾正主多次回乡,曾有意寻觅那些儿时的旧迹,但是展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一座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现代化阜宁城,然而儿时的记忆会随着时间停伫在心灵深处。

【音乐】江北韵味  拔根芦柴花
推荐: 《幽幽乡情》 《感恩北京》 《大河之子》
播放次数:
内容摘要
【声音切入】电话铃声响 【画面】接电话 顾正主:喂,传真呀,对,好,发过来吧。好了,好了,发过来。 【画面+配乐】收传真,邀请函特写,收拾行李,穿衣出门 【解说】行色匆匆的顾正主,现任解放军总政治部老干部服务管理局副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总
标签:
来源:CCTV故乡时间:2018-01-12 09:15作者:杜沛霖责任编辑:cctv故乡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首页 | 最新动态 | 栏目介绍 | 节目预告 | 视频点播 | 节目相册 | 全国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7 故乡新闻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京ICP201208169  技术支持:CCTV故乡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