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词)上清宫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北邙翠云峰之巅,传说老子在此炼丹、创立了道家学说,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老子,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哲学思想和《道德经》被后人广为传颂。在史学界,有一种观点就认为洛阳上清宫是我国道家和道教的发源地,它在道教史上,确实是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载体的道教宫观。
(情景还原)影视资料
(解说词)
(解说词)下清宫,旧名青牛观,位于洛阳上清宫森林公园下岭。正是洛阳八景中“邙山晚眺”的立足点,整个宫观被揽在邙山镇岳村襟怀之内。中国道教建筑,凡祀神的祠庙,统称为宫观。宫观是“道宫”、“道观”的合称,譬如上清宫;规模较小的为“观”,基本是民间自发而建,随意敬些个神,譬如这个青牛观。
(解说词)在洛阳博物馆,馆藏了大量西周时期的出土文物,其中就有件八卦符号陶罐,很好地证明了在那个时代,老子及其思想就开始被民众所推崇。
(同期声)蔡运章教授说馆藏文物的历史价值
(解说词)至今,在洛阳老城东关大街的文庙旧址前,仍然保留着这样一块牌坊式的石碑。
(同期声)先秦史学研究会副会长 蔡运章教授
(解说词)王支援教授是洛阳市考古研究的专家,在他的办公室里,堆积着他从各个考古现场和工地上搜集而来的瓷片等古董,当年,他也经历了老子故宅砖雕的发现。
(同期声)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程永建
(同期声)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程永建
(同期声)蔡教授给员工们讲老子的理论
(同期声)洛嘉摩托营销总监 张东杰
(画面)锣鼓队在城市广场表演
(解说词)在洛阳老子纪念馆里,馆藏了诸多明清时期木雕的老子人物造像,多为保佑家庭平安、兴旺、多子、多福、长寿、聚财等而制,各种形象的造像代表着老子在大众心目中多姿多彩的形象,也涵蕴着古都洛阳民间艺人古朴隽永的审美情趣和真实自然的生活感悟。在纪念馆内的一面墙上,雕刻有《道德经》全文。
(同期声)洛阳老子纪念馆 王支援馆长
(同期声)常通玉老人说竹简《道德经》创作的过程
(解说词)用时一年零七个月,终于完成了这幅竹简,作品本是由甲骨文字体篆刻而成的,后来为了方便更多的年轻人阅读、欣赏,他又特意在旁边用现代汉字标注。今天的洛阳人在用各种方式纪念着老子,可见,老子的思想,早已渗入了洛阳这座充满活力、休闲宜居现代城市的血脉。
(解说词)从汤、武定九鼎于河洛到老子著述文章,洛阳这片土地上从来不缺乏传奇。北企集团持续45年历史,经久不衰足以见证。根不深,则叶难茂。文化是有根的,文化之根就深植于民族传统的土壤之中,洛阳这座魅力城市,至今被老子深深地影响着。
(同期声)
常通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