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权艺回家
权艺:我叫权艺,我出生在陕西的一个小山村中,每一次回到故乡,乡亲们都说那个大嗓门的孩子回来了。
2014年初秋,权艺回到了他阔别已久的故乡,回到了这座给予他音乐启蒙的小村庄。
权艺:我记得我们这个地方,每年的七月份和十月份都是有庙会的,每次妈妈都带着我去逛庙会,在我们当地,这个庙会是很出名的,十里八乡的人都要来,人非常多,非常挤,妈妈每次去的时候,我们都要把衣服穿的很干净,一般有新衣服都会穿新衣服,新鞋。
纪实段落:
权艺:妈妈你还记得,在这个地方是这个当时剧团就在后面搭的(舞台)。
妈妈:对,就是在后面搭着
权艺:剧团就在后头(搭着),两面坐的都是人。
妈妈:都是唱戏的
权艺:我记得我们都是小孩子,跑过来跑过去,乱跑呢。我看戏看得太认真了,跑远了我用手拍你,让你告诉 我花脸是代表什么意义,连续好几你演员都问你,问你半天不说话,我就眼睛盯着看,用手摇你,半天不见你说话,抬头一看是别人,就叫唤开了,叫唤声大得很。
妈妈:你爸爸说你是草驴叫唤
权艺:然后你就顺着叫唤声找到我了。
解说:天生的大嗓门不仅让权艺找回了母亲,也让权艺走上歌唱的道路。或者可以说,这块孕育了秦腔的土地,给了他良好的歌唱基因。
解说:
秦腔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它始于西周,成熟于秦,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等地。作为最古老的戏剧,秦腔把秦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对生命的执著和率性演绎得酣畅淋漓。秦腔的每一个音符,每一次呐喊都是对生命的反思,发自内心,令人震撼。
权艺:我记得有一次,爸爸病特别严重,|我在院子里面正唱着《父亲》这首歌,我想用这首歌来表达父亲对我的疼爱,这首歌对父亲的回报,他把我养那么大,我觉得父亲卧病在床,我没有能力让他站起来。
小时候给爸爸给父亲唱歌。
小权艺唱:“那时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等我长大后,山里孩子往出走,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清歌一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父亲:你进来,爸有话跟你说。刚才外面有个驴叫唤,你把它赶出去。
音乐起:《父亲》
权艺:像这棵葡萄树,当时就是父亲亲手摘的葡萄树,今年也已经二十多年了,当年我就是站在这个葡萄树下,给父亲唱每一首歌曲,希望这些歌曲让父亲的身体好起来,每次当我每每看到这棵葡萄树的时候,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当时我好几次回来以后,母亲就跟我说,把家里这些能不能动一下,我说妈妈还是不要动了,这样的话,我觉得是对父亲的一种思念,家里到现在为止二十多年还是这样,一直没有动,看到家里面一切,我仿佛就感觉到父亲还存在。
权艺:我小的时候还有一个梦想,我现在记得特别清楚,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就说以后我长大以后,我用我的声音,没有胳膊的,少胳膊少腿的,或者缺粮食的,或者是没有吃的,没有穿的这些,我用我的唱歌一唱,残疾人有胳膊了,没腿的有腿了。
权艺:我记得最后一次见我爸,离开家乡的时候,我爸最后一句话跟我说,如果我考上哪一个学校让我给他用一张大黄纸写一下,在他坟前一烧,他就知道了,|所以我现在回到故乡,|我想跟我爸用一张大黄纸,把我考的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我都写上去,在我爸想完成这个宿愿,也完成我爸的宿愿。
母亲给权缝荷包。
导视一:
他二上终南山,难忘与中言法师初遇的情景
终南山上,中言法师向他讲授梵音的真谛
故乡栏目继续为您呈现《古城乡音》
同期:
权艺:这是我第二次来终南山找师父,我是带着很多关于梵音演唱的问题来的。希望师父老人家给我更好的指点和点化这方面的知识。
师傅与众弟子一起演奏《终南颂》,并讲授梵呗起源。
师父:梵呗是个抽象的词语,在音乐界可能也接触到这个词语,梵呗是印度的,它也是佛教术语里面,有33层天,有一层天叫大梵天,在大梵天上传下的音声叫梵音,梵音指的是菩萨发出对众生慈悲的声音,所以他的声音具备高雅、清静、悠闲,能引人入胜,能消除烦恼的声音叫梵音。
师父:所以梵音是世间音声的起源和根源,它也是音声的故乡,追寻到音声的故乡在大梵天上,所以梵音的意义非常深远。
想见到中言法师并不容易,需要艰苦地跋涉。然而对于走在求知路上的权艺来说,这些并不重要。
同期:
权艺:我怎么走到这儿来了,这是当年圆照法师修行的地方,圆照法师圆寂以后,烧碎了很多舍利子,其中她留下金刚舍利心。
圆照法师,16岁于普陀山出家。她一生兴办佛教事业,晚年归隐终南山观音山修行。
这座破旧的茅蓬,不但记录着圆照法师的修行经历,还记录着她与中言法师的一次因缘集会。
权艺:听说有一天晚上。圆照法师在这儿诵《法华经》的时候,《法华经》突然放光了,圆照法师心里想明天肯定有高人来访,他从第二天早晨一直等到下午,结果傍晚的时候中言法师来了。
在中言法师拜见圆照法师的过程中,圆照法亲传了一段话给中言法师:自性弥陀自法王,自心净土自道场,自来自去自三昧,自修自证自金刚。
权艺:师父好。
师父:等你好久了。
权艺:从上一次见了您以后,我回去您给我讲了很多知识,关于梵音的一些知识我受益匪浅,我今天又来打扰您来了。
师父:爬山过来的?
权艺:对。
解说:
中言法师,吉林省公主岭人士。自幼年起研读儒、释、道圣典。出家后曾组织成立“陕西古长安梵呗音乐团”,创作佛教梵呗词曲三十余首,并举行过数次大型佛教梵呗音乐佛事。
师父:佛教进入中国(的过程)就是梵音发展的过程,当佛乐的高僧走到中国来,他能把精神佛号和静坐的境界用音声来体现,这是梵音。在中国最兴盛的时候是唐朝,最兴盛的地点就是古代的长安,终南佛都,所以终南佛都是第二佛教故乡,也是梵音兴起的故乡。
中言法师认为,中国的佛教音乐是由宫廷音乐发展而成。在中国佛教最兴盛的唐朝时期,宫廷音乐会仿照天籁之音制作一些音乐,所以宫廷音乐类似梵呗音乐,而宫廷音乐不能代替梵呗音乐,它只是梵呗音乐一个象征。
权艺:我这次来终南山,想寻找佛教梵音,关于佛教文化这方面的知识,请师父给我点化点化,我怎么找到这方面的资料,以及这方面我能体悟到知识。感恩师父。
解说:
看见权艺心生困惑,中言法师建议他到终南山北麓的律宗祖庭净业寺去感受一下。因为律宗的修行就是在清规戒律中,在静中生动时,诵经持咒。这种有节奏、有韵律、有修养的丹田之气所发出的圆润、旷达、清雅的声音,就叫做天籁音。
师傅:我们中华民族最古老最文明的音乐就是中华民族音乐,也是天籁之音,也是天外来音的延续。这就是律宗祖庭,道宣律师现在的净业寺,净业寺代表不了律宗祖庭,律宗祖庭后来发展成为净业寺庙。
中言法师告诉权艺,中国的佛教有八大祖庭,其中有六座在陕西。祖庭就是祖师兴办佛教时所创立的一个门派。后来,祖师的弟子们为了延续祖师的精神,建起了寺院,这个寺院就成为祖庭的象征。它不能代表祖庭。真正的祖庭是有佛弟子继承佛的法身慧命和佛的心灯、延续佛的慧脉的庭堂。
为了感受终南山的佛教文化,他不畏险艰险,勇于求索
让更多的故乡人感受到梵呗的魅力,他在雨中传授技巧
故乡栏目继续为您呈现《古城乡音》
画面:
权艺上山
道宣律师,唐代律僧,是中国戒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思想家,亦是中国佛教律宗的祖师。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都在终南山修行,故又被后世称为“南山律祖”。道宣律师以《四分律》为基础,参考其他各部律典,综合各家之所长,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为律宗的建立与弘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净业寺正是道宣律师修行弘律的道场。
山路崎岖,不断挑战自己体能极限的权艺像是一个对终南山文化衷情的探寻者。他用心感受着这里蕴藏的中华文化,领略着古人修行的精神境界。
权艺:从我来到净业寺以后,我感觉特别深,因为我作为一个音乐人,我觉得对我音乐启发非常大,首先让我感觉到,他们修行真的不容易,让我也感觉到应该学习他们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我音乐上面应该吸收他们这种精神,同时也应该学习他们这种坚韧不拔,对佛法很博大精深的理解,像我在音乐当中也应该吸收他们这一方面,还有在音乐的传播上面。
站在道宣律师的舍利塔前,站在这奇古高峻,林壑幽深的山势之间,权艺仿佛听见了远去的历史中,道宣律师有节奏、有韵律诵经之声,那种圆润、旷达、清雅的天籁之音。他身置此处,静悟着梵音的真谛。
权艺:道宣律师来到终南山,四十多年只下山两次,这两次都是玄奘法师请他老人家下山去译经的时候,他才下得山,可以说他为弘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佛教起源于印度,于西汉时传入中国,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无论是后秦时鸠摩罗什祖师在草堂传道,还是唐朝时玄奘法师西天取经,这些事件的发生,都与古西安都城的重要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解说:
西安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它不仅是中华大地坐标的中心,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它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朝代在此建都。
西安城中一段各种民间音乐的展示。
纪实段落:权艺教故人唱歌
同期:“点一盏明灯,燃希望之火,照亮黑暗的每一个角落。远离迷惘,解开疑惑,海天任遨游。”。
权艺: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欢”字唱的时候,实际上声音出来就是扁的,卡的,是你喉头发出来的声音,你的声音要落在气息上面,“欢”这是气流的冲击,你声带的摩擦出来的声音,是气流走出来的声音,“欢喜”,这就好,你也轻松气也能用上,声带让它运用的很好,咱们再来一下。
解说:身为故乡人的权艺要把自己在专业中和中言法师那里所学到的,所领略到的文化实质,融会贯通在一起,并按照中言法师所说,要把梵呗音乐教授给更多的人。他要在学修并进中,把中国传统文化在自己的故乡延续下去。
权艺:把你的手放在这个地方,然后吸收猛吸的时候,鼻口同时进气,让你的手要往外走,女生这样,那么这样的话,气息没有吸下去,气息是往下走的,鼻口同时进气就打开了,如果你这么一走,动作是做了,气息反向走了,气息没有走下去(声音渐落)
同期:
权艺:我叫权艺,我出生在陕西的一个小山村中,每一次回到故乡,乡亲们都说那个大嗓门的孩子回来了。
解说:
2014年初秋,权艺回到了他阔别已久的故乡,回到了这座给予他音乐启蒙的小村庄。
出片名:古城乡音
解说:权艺,80后梵呗音乐演唱人。他的声音清彻纯净,饱满明亮。每一次回到家中,权艺都会带着年迈的母亲,去往已经成为庄稼地的庙会旧址,共同回忆着当年逛庙会听秦腔的往事。
同期
权艺:我记得我们这个地方,每年的七月份和十月份都是有庙会的,每次妈妈都带着我去逛庙会,在我们当地,这个庙会是很出名的,十里八乡的人都要来,人非常多,非常挤,妈妈每次去的时候,我们都要把衣服穿的很干净,一般有新衣服都会穿新衣服,新鞋。
解说:这一次回到家中,权艺带着年迈的母亲,回到了已经成为庄稼地的庙会旧址。回忆着当年与母亲一起逛会听秦腔的往事。
纪实段落:
权艺:妈妈你还记得,在这个地方是这个当时剧团就在后面搭的(舞台)。
妈妈:对,就是在后面搭着
权艺:剧团就在后头(搭着),两面坐的都是人。
妈妈:都是唱戏的
权艺:我记得我们都是小孩子,跑过来跑过去,乱跑呢。我看戏看得太认真了,跑远了我用手拍你,让你告诉 我花脸是代表什么意义,连续好几你演员都问你,问你半天不说话,我就眼睛盯着看,用手摇你,半天不见你说话,抬头一看是别人,就叫唤开了,叫唤声大得很。
妈妈:你爸爸说你是草驴叫唤
权艺:然后你就顺着叫唤声找到我了。
解说:天生的大嗓门不仅让权艺找回了母亲,也让权艺走上歌唱的道路。或者可以说,这块孕育了秦腔的土地,给了他良好的歌唱基因。
解说:
秦腔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它始于西周,成熟于秦,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等地。作为最古老的戏剧,秦腔把秦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对生命的执著和率性演绎得酣畅淋漓。秦腔的每一个音符,每一次呐喊都是对生命的反思,发自内心,令人震撼。
解说:幼年的权艺被故乡的秦腔深深地吸引。他沉迷于它婉转的唱腔、它畅快的表达、它生动的形象。于是,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一颗小小的种子悄然种下,那便是:我要学秦腔。
同期:权艺: 当时我记得特别清楚,我跟我爸说(要学戏),我爸脸非常的难看|,他当时就说不可以的,这就属于下九流的,不可以的,剃头的不能学,赶马车的不能学,唱戏的戏子都不能学,你作为一个男孩子更不能学这些。
解说:父亲的苛责,没有让权艺退缩。他不但努力的学习秦腔,而且把自己学习的领域不断地扩展。
同期:
权艺:我记得有一次,爸爸病特别严重,|我在院子里面正唱着《父亲》这首歌,我想用这首歌来表达父亲对我的疼爱,这首歌对父亲的回报,他把我养那么大,我觉得父亲卧病在床,我没有能力让他站起来。
情景再现
小时候给爸爸给父亲唱歌。
小权艺唱:“那时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等我长大后,山里孩子往出走,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清歌一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父亲:你进来,爸有话跟你说。刚才外面有个驴叫唤,你把它赶出去。
音乐起:《父亲》
同期:权艺因为那时候我小,我也不理解,我就跑出来了,跑出来以后,我在院子里面找了半天,我也没找见这头驴,过了一段时间我才想起来,原来爸爸在说我,我特别委屈,我说我没有能力给父亲看病,因为我还小,但是我希望我通过歌声能给父亲带来一点快乐。
解说:时光远去,权艺终于懂得了父亲的心酸与痛楚,只是这些心里话再也无法向父亲表明,只能任由岁月把它们尘封在心底。
同期
权艺:像这棵葡萄树,当时就是父亲亲手摘的葡萄树,今年也已经二十多年了,当年我就是站在这个葡萄树下,给父亲唱每一首歌曲,希望这些歌曲让父亲的身体好起来,每次当我每每看到这棵葡萄树的时候,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当时我好几次回来以后,母亲就跟我说,把家里这些能不能动一下,我说妈妈还是不要动了,这样的话,我觉得是对父亲的一种思念,家里到现在为止二十多年还是这样,一直没有动,看到家里面一切,我仿佛就感觉到父亲还存在。
解说:或许是因为父亲的原故,权艺开始追求更能抚慰人们心灵的音乐。
同期:
权艺:我小的时候还有一个梦想,我现在记得特别清楚,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就说以后我长大以后,我用我的声音,没有胳膊的,少胳膊少腿的,或者缺粮食的,或者是没有吃的,没有穿的这些,我用我的唱歌一唱,残疾人有胳膊了,没腿的有腿了。
纪实段落
权艺:我记得最后一次见我爸,离开家乡的时候,我爸最后一句话跟我说,如果我考上哪一个学校让我给他用一张大黄纸写一下,在他坟前一烧,他就知道了,|所以我现在回到故乡,|我想跟我爸用一张大黄纸,把我考的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我都写上去,在我爸想完成这个宿愿,也完成我爸的宿愿。
音乐:《父亲》
解说:此次回故乡,除了探望年迈的母亲,告慰已故的父亲。权艺将踏上终南山之行。临别之际,权艺和母亲坐在温暖的家中,看着母亲一针一线的为自己缝制满是祝福的荷包。
纪实段落:
母亲给权缝荷包。
导视一:
他二上终南山,难忘与中言法师初遇的情景
终南山上,中言法师向他讲授梵音的真谛
故乡栏目继续为您呈现《古城乡音》
同期:
权艺:这是我第二次来终南山找师父,我是带着很多关于梵音演唱的问题来的。希望师父老人家给我更好的指点和点化这方面的知识。
解说:告别母亲,权艺踏上了自己的终南山之行。山路崎岖难行,却无法让权艺心生胆怯。他看着这陌生又熟悉的山路,不禁想起与中言法师初遇的情景。
同期:
情景再现:
师傅与众弟子一起演奏《终南颂》,并讲授梵呗起源。
师父:梵呗是个抽象的词语,在音乐界可能也接触到这个词语,梵呗是印度的,它也是佛教术语里面,有33层天,有一层天叫大梵天,在大梵天上传下的音声叫梵音,梵音指的是菩萨发出对众生慈悲的声音,所以他的声音具备高雅、清静、悠闲,能引人入胜,能消除烦恼的声音叫梵音。
师父:所以梵音是世间音声的起源和根源,它也是音声的故乡,追寻到音声的故乡在大梵天上,所以梵音的意义非常深远。
解说:
想见到中言法师并不容易,需要艰苦地跋涉。然而对于走在求知路上的权艺来说,这些并不重要。
画面:爬山
同期:
权艺:我怎么走到这儿来了,这是当年圆照法师修行的地方,圆照法师圆寂以后,烧碎了很多舍利子,其中她留下金刚舍利心。
解说:
圆照法师,16岁于普陀山出家。她一生兴办佛教事业,晚年归隐终南山观音山修行。
解说:
这座破旧的茅蓬,不但记录着圆照法师的修行经历,还记录着她与中言法师的一次因缘集会。
纪实段落:
权艺:听说有一天晚上。圆照法师在这儿诵《法华经》的时候,《法华经》突然放光了,圆照法师心里想明天肯定有高人来访,他从第二天早晨一直等到下午,结果傍晚的时候中言法师来了。
解说:
在中言法师拜见圆照法师的过程中,圆照法亲传了一段话给中言法师:自性弥陀自法王,自心净土自道场,自来自去自三昧,自修自证自金刚。
纪实段落:
权艺:师父好。
师父:等你好久了。
权艺:从上一次见了您以后,我回去您给我讲了很多知识,关于梵音的一些知识我受益匪浅,我今天又来打扰您来了。
师父:爬山过来的?
权艺:对。
解说:
中言法师,吉林省公主岭人士。自幼年起研读儒、释、道圣典。出家后曾组织成立“陕西古长安梵呗音乐团”,创作佛教梵呗词曲三十余首,并举行过数次大型佛教梵呗音乐佛事。
纪实段落:
师父:佛教进入中国(的过程)就是梵音发展的过程,当佛乐的高僧走到中国来,他能把精神佛号和静坐的境界用音声来体现,这是梵音。在中国最兴盛的时候是唐朝,最兴盛的地点就是古代的长安,终南佛都,所以终南佛都是第二佛教故乡,也是梵音兴起的故乡。
解说:
中言法师认为,中国的佛教音乐是由宫廷音乐发展而成。在中国佛教最兴盛的唐朝时期,宫廷音乐会仿照天籁之音制作一些音乐,所以宫廷音乐类似梵呗音乐,而宫廷音乐不能代替梵呗音乐,它只是梵呗音乐一个象征。
同期:
权艺:我这次来终南山,想寻找佛教梵音,关于佛教文化这方面的知识,请师父给我点化点化,我怎么找到这方面的资料,以及这方面我能体悟到知识。感恩师父。
解说:
看见权艺心生困惑,中言法师建议他到终南山北麓的律宗祖庭净业寺去感受一下。因为律宗的修行就是在清规戒律中,在静中生动时,诵经持咒。这种有节奏、有韵律、有修养的丹田之气所发出的圆润、旷达、清雅的声音,就叫做天籁音。
同期:
师傅:我们中华民族最古老最文明的音乐就是中华民族音乐,也是天籁之音,也是天外来音的延续。这就是律宗祖庭,道宣律师现在的净业寺,净业寺代表不了律宗祖庭,律宗祖庭后来发展成为净业寺庙。
解说:
中言法师告诉权艺,中国的佛教有八大祖庭,其中有六座在陕西。祖庭就是祖师兴办佛教时所创立的一个门派。后来,祖师的弟子们为了延续祖师的精神,建起了寺院,这个寺院就成为祖庭的象征。它不能代表祖庭。真正的祖庭是有佛弟子继承佛的法身慧命和佛的心灯、延续佛的慧脉的庭堂。
导视二:
为了感受终南山的佛教文化,他不畏险艰险,勇于求索
让更多的故乡人感受到梵呗的魅力,他在雨中传授技巧
故乡栏目继续为您呈现《古城乡音》
画面:
权艺上山
解说:
道宣律师,唐代律僧,是中国戒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思想家,亦是中国佛教律宗的祖师。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都在终南山修行,故又被后世称为“南山律祖”。道宣律师以《四分律》为基础,参考其他各部律典,综合各家之所长,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为律宗的建立与弘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净业寺正是道宣律师修行弘律的道场。
解说:
山路崎岖,不断挑战自己体能极限的权艺像是一个对终南山文化衷情的探寻者。他用心感受着这里蕴藏的中华文化,领略着古人修行的精神境界。
同期:
权艺:从我来到净业寺以后,我感觉特别深,因为我作为一个音乐人,我觉得对我音乐启发非常大,首先让我感觉到,他们修行真的不容易,让我也感觉到应该学习他们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我音乐上面应该吸收他们这种精神,同时也应该学习他们这种坚韧不拔,对佛法很博大精深的理解,像我在音乐当中也应该吸收他们这一方面,还有在音乐的传播上面。
解说:
站在道宣律师的舍利塔前,站在这奇古高峻,林壑幽深的山势之间,权艺仿佛听见了远去的历史中,道宣律师有节奏、有韵律诵经之声,那种圆润、旷达、清雅的天籁之音。他身置此处,静悟着梵音的真谛。
同期:
权艺:道宣律师来到终南山,四十多年只下山两次,这两次都是玄奘法师请他老人家下山去译经的时候,他才下得山,可以说他为弘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解说:
佛教起源于印度,于西汉时传入中国,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无论是后秦时鸠摩罗什祖师在草堂传道,还是唐朝时玄奘法师西天取经,这些事件的发生,都与古西安都城的重要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解说:
西安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它不仅是中华大地坐标的中心,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它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朝代在此建都。
空镜:
西安城中一段各种民间音乐的展示。
纪实段落:权艺教故人唱歌
同期:“点一盏明灯,燃希望之火,照亮黑暗的每一个角落。远离迷惘,解开疑惑,海天任遨游。”。
权艺: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欢”字唱的时候,实际上声音出来就是扁的,卡的,是你喉头发出来的声音,你的声音要落在气息上面,“欢”这是气流的冲击,你声带的摩擦出来的声音,是气流走出来的声音,“欢喜”,这就好,你也轻松气也能用上,声带让它运用的很好,咱们再来一下。
解说:细雨微微地落着,朋友们的热情并没有消褪。权艺细心的讲解着,无论是宫廷音乐、民间音乐或者是梵呗音乐,都使得今天的西安城迸发出无限的活力。
解说:身为故乡人的权艺要把自己在专业中和中言法师那里所学到的,所领略到的文化实质,融会贯通在一起,并按照中言法师所说,要把梵呗音乐教授给更多的人。他要在学修并进中,把中国传统文化在自己的故乡延续下去。
纪实段落:
权艺:把你的手放在这个地方,然后吸收猛吸的时候,鼻口同时进气,让你的手要往外走,女生这样,那么这样的话,气息没有吸下去,气息是往下走的,鼻口同时进气就打开了,如果你这么一走,动作是做了,气息反向走了,气息没有走下去(声音渐落)
解说:人生三十而立。如今刚过三十的权艺依靠自己对音乐的领悟承担起弘扬故乡文化的重任。因为他生于这里,长于这里,他的一切都源于这里。
同期:权艺:希望我做的佛教音乐,以后能更通俗化,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理解和传唱,也希望佛教音乐让更多的人感受佛教音乐的一种魅力,这也是我作为一个陕西的孩子为故乡做的一点点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