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 视频点播 > 《舞者的守望》

王亚彬独白

我是一名职业舞者,从6岁就开始跳舞。迄今23年的舞蹈生涯,让我明白舞蹈的意义,同时也深深地爱上舞蹈。我的家乡在天津,9岁之前都是在那里度过。家乡有我至亲挚爱的父母,有我的启萌老师,有我喜欢听的乡音,也有我难以忘却的风景!关于家乡的记忆,单纯而美好,它们像一张张老照片,永远地存在记忆之中,暖暖地,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解说】
这个跳舞的年轻女孩名叫王亚彬,现在是北京舞蹈学院的一名教师。来自天津的她,如今已是中国新生代舞蹈家了,曾经荣获第五届全国舞蹈比赛表演一等奖、第二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表演一等奖、第十一届文化部“文华奖”评选新剧目奖等诸多奖项。不过,更多观众对王亚彬的认识,则是通过电视连续剧《乡村爱情》,她在里面扮演清纯可爱的王小蒙。

出字幕:舞者的守望

出字幕 2013年3月7日,王亚彬坐火车回故乡天津

【解说】
王亚彬记不清有多久没回天津了,尽管北京和天津距离很近,可是因为工作忙,她每年回故乡的次数还是越来越少。陌生而熟悉的天津生活,像优美的华尔兹舞,淡淡的,暖暖的,深藏于王亚彬的记忆深处。

纪实段落(幼儿园)
幼儿园老师:张亚芹:拥抱一下吧。
王亚彬:小的时候只能是这样抱,现在都这样抱。
王亚彬幼儿园老师:张亚芹:还那么漂亮,样子没有变//我还有个惊喜给你 
想象不到。这是你新年的排完节目,跳完舞蹈,然后咱们合的影。
王亚彬:对,这个是我小时候。我觉得小时候特别像男孩儿,而且小时候那会儿好像都特别喜欢剪西瓜太郎的头发。

 

【解说】
看到多年不见的幼儿园老师还珍藏着儿时的照片,王亚彬感到格外的温暖。老师们也没有想到,当年这个个子不高、留着短发、有点像男孩儿似的小姑娘儿,如今已是亭亭玉立的女舞蹈家了。

纪实段落
刘文凤老师:现在做什么呢。
王亚彬:现在,我现在其在北京舞蹈学院工作,然后现在也是一名职业的舞蹈演员和青年教师。
刘文凤老师:就在那儿教书?
王亚彬:对,在那儿教书,然后现在也做大量的那个演出工作,就是在这个,舞台前创作一些新的作品这样的。有时候偶尔去拍拍电视,偶尔去录一录那个。
刘文凤老师:对,在电视剧里面看见过。
王亚彬:那会儿比现在要胖一些,所以就是现在反正,可能跟小的时候的那个,就是变化还挺大的。我觉得小时候确实也是,就是那个不太,不太爱说话什么的。
女:有机会,咱也重视培养学生的工作。
王亚彬:对对,就是。对。还有坑。
女:是。
王亚彬:因为鼻子上小时候那个起水痘。
女:起水痘。
王亚彬:落了一小疤,对。就是鼻子这儿,所以你看我们的老师,记得有多清楚,还记得这儿还有一小疤。对。

【解说】
回忆像流水一样慢慢淌过,当年这个小姑娘的一颦一笑,像模板一样印刻在老师们的记忆中。而对于王亚彬来说,故乡天津不仅有最挚爱的父母,还有这些曾经教过她的老师,一直默默地关注着她、支持着她,是她最难割舍的牵挂。

【解说】
1984年,王亚彬出生于天津的一个普通家庭。像无数天津人一样,在成长的过程中,王亚彬开始逐渐了解天津。与北京毗邻而居的天津,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老城。在这里,无论是语言、民间工艺、还是地方小吃,都有着极为浓郁的地方色彩,泥人张、杨柳青年画、相声、京韵大鼓、十八街麻花、狗不理包子等等这些,都为天津人所津津乐道,它们各有特色,丰富着天津人的生活,给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也悄然无声地成了天津人记忆中最难忘却的风景。 

纪实段落
我有种预感会很难看  十几个褶 不少于十八个褶。我觉得这个就是一种味道,你说现在这个味道跟二十多年前可能会有不一样,但是更多的是一种回忆,我小时候我妈我爸带着我,那时候吃包子,然后就是一屉一屉的,十几个三鲜馅的,上面还点着红点,我觉得就是一种 好像一项回家必做的功课一样,好像觉得做了这些,像回到家一样,所以每年都会回来吃吃包子。

她是青年舞蹈家,她是观众熟悉的王小蒙
来自天津的她 
爱故乡 爱舞蹈 爱一切的美
王亚彬同期:守望住自己对于故乡的那份眷恋
《故乡》栏目继续为您呈现《舞者的守望》

纪实段落(鞍山道小学)
小主持:今天亚彬姐姐来到我们学校,是因为她与鞍山道小学,有一段不解的情缘。下面请亚彬姐姐为我们讲话。

王亚彬:今天非常高兴又可以回到我的小学,因为我是在这儿开始的我的艺术的梦想跟人生的梦想。我是1993年去北京舞蹈学院开始到这个学校里边,正式就读这舞蹈专业,距离今天已经整整有二十年了。事隔二十年,我今天回来,我看到熟悉的校园,看到我的老师们,我觉得我的心情特别地激动。

 

小主持:下面请少先队员代表,为亚彬姐姐戴上红领巾。
学生:亚彬姐姐,这是我们学校舞蹈队亲手签名的红领巾,作为一个小礼物送给您。
王亚彬:谢谢。
王亚彬:我戴上这个红领巾特别的,也是更加激动。因为想起来小时候入这个少先队,我也算是第一批。当时是中队长是吧,两道杠,然后由于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走了,所以没有能那个,那个学到三道杠。
小主持:下面让我们欢迎亚彬姐姐的启蒙教师梁老师,再叙师生情。
梁经纬老师:大声喊一声。
王亚彬:梁妈妈。
梁老师:好,谢谢同学们。我也希望同学们,如果你有梦想,你跟她也一样,她也是一名普通的学生,她从一年级到咱们学校,一直呢这个上到二年级,三年级,她后来走了。她刚才说虽然她没有戴上三道杠,但是我觉得她现在已经是三道杠了,你们说对不对呀?
同学们:对。

【解说】
在故乡天津,王亚彬没有像大多数孩子一样,完整地上完小学。然而,就是这短暂而宝贵的三年时光,让一个小女孩对舞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鞍山道小学,王亚彬开始了她的舞蹈梦想。

【纪实段落】校办公室
王亚彬:拥抱一下。对,梁老师,对。这个是我小学的语文老师。
 梁经纬老师:启蒙老师。
王亚彬:然后还有这个班主任,我当时在鞍山道小学一到三年级,都是梁老师带的我们,而且那会儿每天上午上完课以后,中午大家都在那个教室里边,一块吃完饭,梁老师就带我们这一堆小朋友,然后去隔壁的那个舞蹈班,去上舞蹈课。
 梁经纬老师:我当初教她那时候是,我还没孩子那时候,就是说我结婚,然后三年以后我才要的小孩儿,就因为教她们那个班,还记得吗。
王亚彬:对,是的。
 梁经纬老师:我的孩子都不要了,因为跟她们也比较深,所以她们喊我梁妈妈,我这心里特别安慰,我那时候还没当妈妈了,已经当上妈了。
        
【解说】
在天津的童年时光,快乐而单纯,如果不是北京舞蹈学院来天津招生,王亚彬也没想到自己会离开故乡。在天津跳了三年的舞,而这三年里最让王亚彬难忘的,是她曾代表天津出国演出,这让她第一次感到了代表故乡的荣誉感。

【采访】

 王亚彬:这三年当中,我记得我们有过三次出国的经历。就是去美国,加拿大演出,然后还有一
次去捷克斯洛伐克。舞蹈团的名字就是天津,是叫天津儿童艺术团吗,好像是。而且我记得那会儿小的时候,就是跳学习东方歌舞团张军老师的那个舞蹈,叫做《阿拉瑞普》,是一个印度舞,六个小朋友跳,我是其中一个。

 

【解说】
9岁那年王亚彬考上了北京舞蹈学院附中。那时的她,并没有少小离家的悲哀,似乎只是出了趟远门,内心更多的是对北京这个繁华都市的向往和憧憬。

 

 

【采访】

王亚彬妈妈:马立生

所以说虽说天津考上了,北京也考上了,但是来讲我们就跟天津摊牌,天津艺校,结果艺校也不同意她去北京,结果我们就尊重孩子的意见,那时才九岁,你是上北京是上天津,如果上天津我们方便看你 //如果你要上北京,父母再有事儿,也得。那时不歇星期六,光歇星期日,父母不能因为你耽误工作,只能是星期日去看你不方便。我说我们,我跟你爸我们俩也尊重你的选择,你好好考虑考虑,然后最后说,妈,我还是上北京上去,这么着去的北京。

 

导视:【解说】怀揣梦想,离开天津,繁华北京将带给她怎样的感受? 
【纪实段落】王亚彬:我们不参加比赛了,我们要回家
【解说】前进还是退缩,年少的她该如何抉择?
【纪实段落】王亚彬:然后我当时就,就这样,一直趴在地板上,然后就开始狂哭
《故乡》栏目继续为您呈现《舞者的守望》

出字幕 2013年3月13日 北京舞蹈学院

【解说】
 学校已经开学了,每天上午王亚彬都要到学校上课、练功。

【纪实段落】
 王亚彬:这个地方就是(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的排练厅,我们每个人也都要在这儿进行集训课的训练,然后有的时候有一些作品的排练,也会在这个地方进行。

【解说】 老师还没来,陆续到来的同学们开始进行排练前的热身。

 


【解说】 课开始了,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王亚彬他们开始练习旋转、跳跃等动作。这种专业的舞蹈训练是王亚彬考入北京后才开始的,这一练就是二十多年。

【解说】
北京,繁华,丰富,多彩,像天津一样。然而,初到北京的小亚彬感受到的不是这些,而是陌生、距离和父母不在身边的孤寂感。

纪实段落  
王亚彬:这个楼是我在附中五年级差不多六年级的时候新建的一个,我就记得有一个学期,那会儿已经进入到冬天了,非常冷。放寒假,其它的学生都高高兴兴的背着包,有的是父母来接,有的是自己坐火车回去,都特别高兴地回家了。然后留下我们3个班的6个小朋友女生,你想一个宿舍里面那么长的一条走廊,只有6个小朋友。所以有一次都凑在一起,我记得这个地方当时还有一个小凳,踩那个凳往上铺去的。我们就在那放一个录音机。当时好像在听是哪个,是范晓萱的《雪花》吗?“雪一片一片一片一片……”

王亚彬:当时就觉得整个的校园又特别的萧瑟。外边寒风凛冽,飘地树叶哗哗打转。然后我们6个小朋友就觉得参加比赛实在是太苦了,我们特别想回家,想回父母身边。//我们明天集体去跟老师说,我们不参加比赛了,我们要回家。然后当时在场的小朋友们都表示同意,而且这个决定是全票通过的。

【解说】
虽然这个幼稚的、带着孩子气的想法获得了全票通过,但是到了第二天,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头天晚上伤感的一幕似乎从来没有发生过。也似乎从那个时候起,王亚彬对于北京冬天的记忆,开始变得鲜明和深刻起来,仿佛天津的冬天永远比北京温暖,比北京短暂。尽管如此,既然选择了北京,无论苦与乐,她都得义无反顾地接受。

【纪实段落】

王亚彬:你看现在这个地方的草坪,我们当时上大学的时候,尤其是大一每天早上都会出早功,然后早上6点10就起床,在花坛这儿每天早上都会跑步,然后一跑就是十圈。当时我们的师姐作为我们的实习老师在盯我们早功。这边是一个花坛,有高高矮矮的树,北京的冬天那会儿6点10早上 下楼真的是很冷,完全就有点伸手不见五指的那种感觉。天上飞的全是乌鸦,我们那会然后觉得好悲催,每天早上都要起这么早,就觉得又睡不够。有的时候实在是累的不行了就跑过去一圈的时候有2到3个人躲起来,有一次正在那躲着呢,师姐走过来:你们在这儿干嘛呢,你们几个在这儿偷懒。(然后我们几个就很恐怖的样子,然后那天特别惨,被发现少跑了一圈之后,然后被罚了很多圈的跑步)

 


【解说】学生的小聪明总是逃不过师姐精明的眼睛,于是,在凛冽的寒风中,偷懒的学生会被罚跑步或者Z字形的跳,直练到东方发白,大汗淋漓。

【纪实段落】王亚彬:就是那种Z字形的跳,你看我们现在这个校园这儿,中间的空档很大,我们比如说一趟跳过去,横着跳,然后一趟回来,就这样一二三四,4趟算是一组,然后要跳上很多组,10组、20组,甚至30组,这才是我们早功的一部分。

【解说】
跳跃、旋转、练功,在北京的二十多年里,王亚彬一直进行着这种专业性的训练。渐渐地,她对这个城市由陌生变得熟悉,由疏离变得亲切。在获得了无数奖项和掌声之后,王亚彬也终于明白了老师们润物无声的良苦用心。

【纪实段落】

王亚彬:亏得是有这些老师们,还有像《扇舞丹青》的编导佟睿睿,她们这样,就是每天像雕玉一样,这样特别严谨,特别苛刻的这个雕琢,我觉得可能才有我今天,因为这个舞蹈这个东西,就是这样的。你如果要,你付出了不一定能得到,但是你不付出,你是一定什么都不会有得到的。

 

【解说】
北京的生活,紧张而有序,王亚彬乐此不疲地忙碌着。然而,一次意外,差点断送了她的舞蹈生涯,也差点让她告别了朝夕相处的北京城。

 

 

【纪实段落】王亚彬
我记得在2001年12月9号的那天,当时是因为刚参加完第五届全国舞蹈比赛,然后进行的一个月的巡演,非常地辛苦。然后回到北京,又要准备寒假出国演出的作品,还要准备毕业课的一些内容,然后还有期末的考试,还要准备新的作品参加比赛的一个,一个训练,当然记得应该是晚上八点半左右,然后当时编导在排练,然后就说有一个,就是眼泪漫天飞的一个状态,然后记得当时跳得那个大跳特别高,我就觉得那个大跳是我平生以来,跳得最高的大跳。

【解说】
就是这个在王亚彬看来,平生跳得最高的大跳,让她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当她落下时,脚好像找不到地板了。于是,她重重地摔了下去。

王亚彬独白(画面 她自己设计的舞蹈)

那种疼痛是刺骨的,钻进心里。此刻我真想一头扎进妈妈的怀里,拉着爸爸的手失声痛哭。我渴望见到爸爸妈妈的面容,让我背着的负担瞬间释放。可我忍了忍,还是放下手中的电话,我不想让他们担心,他们真得很辛苦。

 

 

【纪实段落】

王亚彬:然后我当时就,就这样,一直趴在地板上,然后就开始狂哭。然后当时右脚,就是穿的那个鞋子,就是一下都肿起来了。


【解说】
陪王亚彬一起练舞的编导迅速找人,把她送到了医院。经过检查,是脚踝错位,并没有伤到骨头。但是,这次受伤,还是让王亚彬中断了训练,休息了三个多月。

【采访】王亚彬
然后我就记得,我是拄着双拐,站到,站在舞蹈学院的院里边想打车,但是你想院里边哪有车会停下来,在那站了得有十五分钟左右,然后冻得,因为那只脚你又没法穿鞋,你只能穿一点棉袜子套在上面,人都已经冻透了,后来看一个男生走过来,我就说我说你能帮个忙,去门口打辆车,进来接我一下吗,然后那学生也挺好的,然后一看这种情况,赶快去叫了辆车,然后自己去北医三院看病。

【解说】
就这样,品味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荣辱得失,王亚彬长大了,经过二十多年时光的流逝,如今的北京,已经像天津那样,成为她生命中又一个故乡,她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如果说天津的生活是舒缓、浪漫的华尔兹舞,那么,北京的生活则像激情澎湃的现代舞,波澜起伏,而又回味无穷。

纪实段落 

 王亚彬:我觉得北京这边生活节奏、压力可能更大一些,但是我觉得对于青年人来讲,可能是一种促进,也是一种挑战吧。当然天津对于我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因为家都在那边,父母都在那边。只有回到天津的时候,我才会卸下包袱,会觉得特别轻松。


【解说】
这几年,王亚彬开始走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因为上春晚,她结识了赵本山,然后她就变成了《乡村爱情》里纯洁美丽的王小蒙,为观众所熟悉和喜爱。现在, 她又参与了康洪雷执导的《推拿》电视剧的拍摄,在里面扮演一个盲女。

导视:
【解说】难忘的童年,亲切的乡音,带给她无数温暖的回忆
【采访】王亚彬:比如像餐厅里边,突然那一桌有人一说话,我就能知道她是天津人
【解说】无论走得多远,她都牵挂着故乡
【采访】王亚彬:3守望住自己对于故乡的那份眷恋
【解说】《故乡》栏目将为您继续呈现《舞者的守望》

 

 

【解说】
古文化街是王亚彬每次回来最爱去的一个地方。古文化街位于天津南开区,是津门十景之一,由各种仿清小店铺组成,这里也是天津最为著名的集市贸易和年货市场,无论是当地人,还是游客,都非常喜欢来这里,因为在这儿,既可以感受到具有浓郁津味的地方民俗,也可以品尝到各种津味美食。

【纪实段落】

王亚彬:你看现在这条街上人没那么多,过年的时候,尤其像大年三十啊,初一初二这条街上,就基本上是人挨人,人挤人,特别多。我刚刚看见了茶汤,就是小的时候那会儿来这条街上,那个逛的时候,总要去喝那个茶汤,就是铁壶,然后一人一大碗,但其实喝了半天,到现在为止,我也不知道自己喝的是什么,反正就是发黄的一碗,一碗茶汤。但是具体是什么做的不知道。


【解说】
因为很小就离开了故乡,王亚彬的天津话说得并不地道。可是,无论走到哪儿,只要有天津人在说话,她都能立刻听出来,那种极富韵律感的乡音,仿佛一只无形的手,总能触动她内心深处的那根弦,让她感到无尽的亲切和温暖。

 

【采访】

王亚彬:比如像餐厅里边,突然那一桌有人一说话,我就能知道她是天津人,尽管她说的也是普通话,但是尾音儿里边我一定能听出来这个是天津人,就是听起来还是很亲切的。


【采访】

导演 洪雷:(导演在学天津话)我有时候还用天津话跟她开玩笑呢。好嘛,来啦。来啦抹吧上吧。

 

 

【解说】
虽然王亚彬开始涉足影视界,也经常参加一些活动,但是她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舞者。《亚彬和她的朋友们》就是她创办的演出项目,从2009年开始,每年一季,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了四季,第五季的演出将会在2013年的冬天进行。其中一季的名字叫《守望》。王亚彬说,她很喜欢这个名字。

【采访】

王亚彬:因为对于我来讲,《守望》你可以是守望对于舞蹈的那份爱,或舞蹈的那份真诚。守望住自己对于故乡的那份眷恋,还有对于家的一个思念。然后也守望住对于自己心中梦想的一个净土吧。

 


王亚彬内心独白:(她设计的舞蹈)
“除了爱/再没有别的路是通往故乡的了”,这位诗人说得真好!我爱我的故乡,那里有我的亲人,有我最难忘的童年!眼前的路还很长,而我知道我并不是一个人在走,因为背后有很多人在支持我,我感动于此,也更加投入地去舞蹈,去创作更多作品。我执着地守望着我的爱,我的梦,无论怎样,我想我一定会坚持下去! 
推荐: 《刻瓷大师李梓源》 《舞者的守望》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播放次数:
内容摘要
王亚彬独白 我是一名职业舞者,从6岁就开始跳舞。迄今23年的舞蹈生涯,让我明白舞蹈的意义,同时也深深地爱上舞蹈。我的家乡在天津,9岁之前都是在那里度过。家乡有我至亲挚爱的父母,有我的启萌老师,有我喜欢听的乡音,也有我难以忘却的风景!关于家乡的记
标签:
来源:CCTV故乡时间:2017-12-01 16:04作者:张秋红责任编辑:cctv故乡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首页 | 编导手记 | 最新动态 | 栏目介绍 | 节目预告 | 视频点播 | 节目相册 | 全国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7 故乡新闻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京ICP201208169  技术支持:CCTV故乡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