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热门关键词:  故乡  孝道文化  嘉宾  禅宗  

《一笔话故乡》

来源:CCTV故乡 作者:杜沛霖 人气: 发布时间:2017-11-20
摘要:北京朝阳区高碑店的紫驼轩,是祁峰2005年创立的工作室,这是对画画的固执爱好和多年努力坚持的结果,同年祁峰把家人也接到了北京,有了家人的支持和帮助,祁峰不再是孤单一人过着北漂生活。

北京朝阳区高碑店的紫驼轩,是祁峰2005年创立的工作室,这是对画画的固执爱好和多年努力坚持的结果,同年祁峰把家人也接到了北京,有了家人的支持和帮助,祁峰不再是孤单一人过着北漂生活。

祁峰,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家协会顾问、中华诗词学会理事,诗书画印“四绝”集于一身,1949年出生于甘肃酒泉,现居北京,自他八岁开始习画至今,艰苦磨练,勤奋劳作,笔耕不辍,先后在国内外30个城市举办了个人书画展。

祁峰以画骆驼驰名,骆驼既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名。提起祁峰画驼,得从1979年说起。那时,敦煌的旅游热正悄然兴起,酒泉既是兰州到敦煌的必经之地,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镇。因此,国内外游客不断增多。当时,在酒泉市工艺美术厂专门从事旅游书画创作的祁峰,为开发旅游纪念品,就决定画当地特有的沙漠之舟——骆驼。

骆驼在古代就是塞外和西域商人从事贸易活动的交通运力。到了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河西走廊的农民又将其改变功能:一半用于运输,另一半用来犁田。那时,祁峰村里的骆驼成群,他家也养了一峰。因此,他自小就与骆驼为伍,这对于他画骆驼来讲,算是再熟悉不过的题材了。

不久,适逢酒泉地区群艺馆举办美术展览,祁峰壮了壮胆,拿着刚刚画好的一幅骆驼交到筹备组。

因为别人的一句轻视,祁峰决定一定要画骆驼,骆驼画不成,誓不为人。

从此,祁峰憋着这股不甘受辱的豪气,暑练三伏,冬练三九,忍饥挨饿,倾心写生,刻苦钻研,1996年祁峰在深圳美术馆成功举办了一次个人展览,《大公报》专题报道了这位西北画家,自此祁峰赢得了“天下第一驼”的美誉,广泛受到海内外收藏家和书法爱好者的好评。

无论从其脾气、习性,还是从精神、气质上讲,祁峰就是骆驼,骆驼就是祁峰。后来,祁峰除了画骆驼还画骏马与毛驴,他的《百驴》、《百驼》、《百马》图更是匠心独运.千姿百态,气壮山河。总之,他的画豪放、粗犷、大气、灵动、形神兼备,朴实无华,雅俗共赏。

目前祁峰正在为河北个人画展做准备,每一次的画展,祁峰都很重视,必须是精心制作才能展出,除了代表作品以外,祁峰还得为这次画展再创作新品,而每一次的创作都是一场寻找灵感之旅。

13年过去了,小区周围已经改变了模样,可是安华西里二区3号楼,是祁峰永远都不会忘记的小区楼牌号,1998年,那是一个春天,为了画画,49岁的祁峰一人背着行囊开始了北漂生涯。

七年的时间,祁峰就在简陋的房间里面不停地画,几杯茶水,一个玉米棒子,一碗面条,一天就这样对付过去了,今天是第一次带着夫人来看自己曾经吃苦的地方。

这一段的经历是祁峰不愿提起,但是也忘不掉,如果没有这段经历,祁峰就不会知道人在瓶颈时不逼自己一把,是无法坚持画画之路,那是一段自己跟自己较量的阶段,也是能激励自己前进的经历,就是这样,《百驴》、《百驼》、《百马》图几幅大作品在这里诞生了。

每次创作之前,祁峰都会来到炎黄艺术馆和一些大型的美术馆,在那里欣赏画作、寻找灵感,这也是一种鞭策和提高。

炎黄艺术馆是非盈利的公益事业,1987年立项,1991年9月28日正式开馆,黄胄先生出任首届馆长,在他亲自组织领导下,举办了很多重要的展览和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炎黄艺术馆是黄胄先生呕心沥血完成的最后一件作品,他也为此耗掉了生命的最后一丝气力。

祁峰对黄胄是很崇拜的,黄胄,姓梁,名淦堂,字映斋,黄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画界出现的最杰出的人物画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浓厚的生活情趣和独特的笔墨语言,开创了当代中国画一代新风。在他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他把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炎黄艺术馆的创建之中。

祁峰当年艰苦画画的生活轨迹就是两条线——家和艺术馆,正是因为艺术馆中黄胄先生的画作影响,祁峰那幅《百驴》图才得以面世。

发现细节,记好要点,作为这里的常客,祁峰总能收获自己想要的,第一次见黄胄老师还是1988年的事情,后来就无缘再相见,快30年了,祁峰有个心愿,就是想看一看黄胄老师的住处,满足内心的缺憾,得到一丝慰藉,感恩多年来无形的帮助,最后还是因为搬迁没有成功。

北京郊区很多马场,祁峰不走远方就会来到这里写生。祁峰在画画上注重生活,师法自然,以驴、马、骆驼等动物为师,为其写照立传。为此,他跑遍了西北的山山水水、大漠戈壁、草原牧场、田间地头,采风写生,观察体验生活,积累创作素材。

从前期准备、创作作品到后期展览,祁峰说办一次个人画展不容易,眼看河北个人画展时间临近,祁峰白天寻找灵感,晚上创作,这是一个痛苦又快乐的阶段。

祁峰时刻牢记并努力实践西北画派创始人倡导的“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宗旨,不断向古今中外的书画名家学习,继承传统,融汇中西。在绘画技法上,认真学习掌握徐悲鸿、吴作人、黄胄等艺术大师的传统技法,并勇于探索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令人耳目一新。

紫驼轩是创作的地方,也是祁峰和夫人生活的地方,祁峰的夫人总是照顾的无微不至,就连饭菜也是变着花样,把甘肃与北京菜式融合经过改良来回变换。

祁峰笔下的毛驴造型准确,生动传神,憨态可掬;他的马精气神十足,似大漠雄风,气势恢宏,催人奋进;他的风雪骆驼堪称一绝,笔力苍劲,大气磅礴,把沙漠之舟的凌风傲雪,不畏艰险,长途跋涉的精神表现得淋淳致臻。他的《群马图》气势如虹,狂荡不羁,颇有“马蹄踏破天鼓”的撼天动地之势;《风雪六驼图》金驼顶着寒风,踏着枯草,冒着漫天纷飞的大雪,步履蹒跚地走着,画面浑厚,意境深远;《三驴图》顾盼生情,相映成趣,充满了人情味。

祁峰的诗书画印作品,既是他自己的人生感悟、心路历程的自然流露和意志豪情的抒发;更是西北风情、人文历史和思想情操的艺术展现。祁峰写诗解读自己:画界骆驼出祁连,丹青路上不畏难;年华半百其途路,步步艰辛闯万关。

北京,不知多少人向往停留、长久居住的帝都!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深深吸引和影响着祁峰,每个人理解的北京都是不一样的,千万个人眼里就有千万个北京。在祁峰看来,北京就是一幅古老的画,一个随时给他创作灵感的地方。

8岁画画,49岁闯北京,祁峰走遍世界,可又从来没走出这方土地,北京对祁峰艺术的提升,是他选择留下定居不远行的理由,人的一生会有许多梦,对于祁峰,北京始终魂牵梦萦。

责任编辑:杜沛霖

上一篇:《墨海慈心》

下一篇:《爱的家园》

首页 | 编导手记 | 最新动态 | 栏目介绍 | 节目预告 | 视频点播 | 节目相册 | 全国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7 故乡新闻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京ICP201208169  技术支持:CCTV故乡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