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热门关键词:  as  故乡  xxx  test  禅宗

《书拳入画写河山》

来源:故乡 作者:裴超男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4-19
摘要:【音乐起】 【字幕】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出片名】 《书拳入画写河山》 【解说词】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无法抹去关于出生的印迹,社会的日益变革,使拥挤的人群,更难以停下奔波的脚步,当越来越多的人背起行囊,故乡,便成了心底尘封的回忆, 【同

【音乐起】

【字幕】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出片名】

《书拳入画写河山》

【解说词】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无法抹去关于出生的印迹,社会的日益变革,使拥挤的人群,更难以停下奔波的脚步,当越来越多的人背起行囊,故乡,便成了心底尘封的回忆,

【同期声】

韩绍先:我叫韩绍先,是一名山水画家,我很注重写生。

【解说词】韩绍先出生于山东,在先秦时期,山东隶属于齐国和鲁国,故称为齐鲁大地。这里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屈阜的孔子,邹城的孟子,均出生于鲁国。在历史的长河中,山东以其独特的齐鲁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同期声】

韩绍先:为了能在书画这个道路上有更大的成绩,年轻的时候我选择了远离家乡。

【解说词】韩绍先自幼喜欢画画,已经将近六十年了。在他多年的写生绘画生涯中,走过了山南海北,拜访了各地的名山大川,,结识了很多德高望重的老师。一颗追逐远方的心,让韩绍先前行的双脚更加坚定,虽然远离故土,但他的画笔始终没有离开家乡的山山水水。

【解说词】韩绍先的家里保存着一本旧相册,记录着故乡的往事和岁月的点滴。翻开这本旧相册,韩绍先的思绪早已回到小时候成长的家。

【同期声】

韩绍先:岁月沧桑,这我父亲去世二十多年了,这全家人都在,这张照片。

【纪实】我父亲他性格比较幽默诙谐,他工作在手工业车间,当个车间主任,他愿意和群众交朋友。

【解说词】看着父亲的照片,韩绍先的眼角湿润了。回忆儿时的时光,韩绍先说,能够成为一名画家,父亲是他的启蒙老师。

【纪实】

韩绍先:我七八岁的时候,每年过春节,大家有个风俗习惯,要写春联贴春联。当时我父亲在村里他读过私塾的人,应该是比较有文化的人。

【解说词】每到过年的时候,韩绍先的家里就异常的忙碌。因为当时村里识字的人少,韩绍先的父亲能在镇上写一手好字,于是每到春节,他便帮村民写春联,村里的父老乡亲总是提前准备好红纸送到韩绍先的家里。

【同期声】

韩绍先:年年因为这个贴春联都是二十八九,有时候这个除夕,二十八二十九就是除夕夜,有时候三十,一定在除夕夜之前贴上春联,所以它为了赶走,二十四五就开始,有的人急性子就拿去了,一直连续到写这个春节前,写上七天八天的,天天是那样。

【情景还原】

老大爷:忙着呢?

父亲:给大家写春联。五福临门,紫气东升,三阳开泰,这个是大地回春。

【情景还原】

男:韩师傅你好。

父亲:你好。

男:麻烦你了。

父亲:没问题。

【解说词】家里的红纸堆的越来越多,为了能给父亲分担一些劳动,刚上二年级的韩绍先,也开始在一旁帮父亲整理纸张。

【纪实】

红纸拿进来以后,要帮着裁纸,帮着他叠格子。所以就是通过这个,跟大家邻居搞得比较融洽,特别好。

【情景还原】

小孩:爸爸,为什么要写春联呢?

父亲:春联是中国的古老的传统,写春联贴春联,现在是要庆祝春节,这是一个好的风俗,年年都要写。写上一些吉利的话,大家预祝着平安幸福,丰收的意思。

小孩:那寒雪梅中尽是什么意思?

韩绍先:寒雪梅中尽,冬天的雪梅花开的时候,它就化为没有了,就是寒雪梅中尽。

【解说词】虽然有小儿子的帮助,家里的红纸还是不见减少。写春联的人实在太多,父亲只好让身边的韩绍先也帮忙照着写。

【同期声】

韩绍先:就开始由你不是太会写,跟着他学习,到后来基本上从八九岁开始,每年春节都会帮着写春联。这样呢就是,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纪实】

韩绍先:因为当时写的时候就是说,一开始那么多人看着,手有点发颤,但是在这个老父亲的鼓励下,慢慢也就自然了,慢慢写好了。

【解说词】小时候帮父亲写春联的这段经历,为韩绍先后来的书画创作打下了扎实的童子功。

【同期声】

韩绍先:从小就开始认识到,写字的兴趣,后来才逐渐认识到,这是用现在来说,中国的国粹国宝都是,当时都不知道,就感觉写字非常有兴致。

【解说词】受写字的影响,韩绍先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喜欢看小人书和连环画,经常照着临摹。如今,家里还保留着一本他当年画的人物速写。

【纪实】韩绍先:这个实际是场景速写,就是一些人画这个故事。然后这个就是每次吃饭前,农家小院,篱笆杖子小狗,农家那个大氛围,我特别感兴趣。我就拿这个十六开的本,拿着一支黑色的笔,每天都在画,画了这么两三本。

【解说词】因为画人物画,让韩绍先和北京结下了缘分。1999年,他带着自己的绘画理想来到了首都北京。

【同期声】

韩绍先:北京不但是政治中心,不但是经济中心,也是文化中心。就是画的好的写的好的,大家都知道,不仅是天安门在这儿好,就画的好都在北京,所以就立志于来到北京了。

【解说词】韩绍先现居北京通州区,通州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京杭大运河北端,这里环境优美,物产丰富。境内大小河流13条,运河蜿蜒,势若游龙。沿途碧波千顷,渔歌唱晚,形成了天然的生态屏障。

【解说词】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一条运河。纵贯南北水上交通要道,对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条河融会贯通,连结着古今与历史的厚重,也连结着韩绍先与他的乡愁。

【同期声】韩绍先讲述选择住在通州的地域文化。

【导视1】

在书画领域

他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创作历程

并不是一帆风顺

他经历了怎样的挫败人生

《故乡》栏目继续为您呈现《书拳入画写河山》

 

【解说词】韩绍先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工作室山水课题研究成员,黄河民族画院副院长。多年来,在继承传统山水画的基础上,师法自然,画了大量的写生作品。多次参加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性大展并获奖。

【同期声】韩绍先从人物画到山水画的转型。

【解说词】尝试接触山水领域的韩绍先,并没有一下子取得成功。他走了一段崎岖坎坷的路,那段日子,也是韩绍先最为艰难的岁月。

【同期声】

韩绍先:我以为这回山水能画得好了吧,开始投稿,全国大展。结果,投了多少次,也都不中。我就想了,我画得也不错了现在,我又进修了,为什么还不行呢?后来找他们名人看我的画了,他说你这个画啊你在家里头编得挺好,他说你个不真实,说句话你是闭门造车。

【解说词】无数次的失败和打击,使韩绍先失去了信心。他异常痛苦,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他不断的反思自己,并思考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同期声】

韩绍先:我又开始写生,这个写生山水画呢,说起来非常复杂,我想解决四个字吧,一个就应该先画树,因为山水画那么多理论有四句话,这个山水画无木不秀,无石不奇,无云不灵,如果无水呢也不活,所以这四大项,你都得会画。

【情景再现】那时候,韩绍先家里收入微薄,生活拮据。出于对绘画的执着信念,他每天背着画夹,骑着自行车去树林里写生。通过大量的练习和仔细的观察,韩绍先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融入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解说词】韩绍先的画作气息纯正,雄浑朴茂、空灵洒脱。追求笔墨情趣且格调清纯;烟岚苍茫,大气磅礴。既有南派山水的舒展,空灵,又有北派山水的豪放,既有水墨交融的滋润,又有枯笔飞白的刚劲;既有信笔挥洒的厚重,又有细线勾勒的灵动。他以自己独特的感悟抒写着笔墨的苍润之美。

【纪实】韩绍先:这片树林呢,我画过多次,春天,夏天,它都不是太一样。比方说夏天的枝叶比较繁茂,春天树叶比较少。

【解说词】回到当年写生过的小树林,韩绍先非常感慨。现在,他的阅历早已练就了一身“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本事,对着眼前的大树,韩绍先拿起画笔,不经多时,便创作了一幅《古通河畔 千枝竞秀》。

【纪实】

韩绍先:我创作的想法,虽然我画的是树木,是山水画的分类,但是它表现的呢人和事物,表现着它这个万木争荣,相当于百业兴旺,蓬勃发展,所以这里树木画得非常繁茂,事业兴荣嘛。

【解说词】多年的辛勤努力和不懈耕耘,韩绍先成立了自己的美术馆。他在这里继续实现着自己的创作追求,在前人的基础上将焦墨技法的运用发挥到极致。

【同期声】

韩绍先:什么是焦墨?

【解说词】焦墨法,浓墨之极为焦。在一幅画完成时,在急需突出的地方,用干笔蘸上焦墨勾勒点缀,能起开醒提神的作用。黄宾虹晚期作品多有枯笔山水,画风浓厚华滋,笔墨深沉而浓黑,当为焦墨画者之楷模。

【同期声】

韩绍先:焦墨技法的发展历程

【解说词】在笔墨语言的运用中,韩绍先师承传统又能以自己的感知和理解赋予其作品以时代精神,成功的融入现代的构成和丰富的色彩,为其作品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韩绍先擅长放笔抒怀,表情达意,把对家山的情感注入其中,形成富含文人气象的笔墨语言特色。

【同期声】

韩绍先:在焦墨创作中融入的自己的风格

【解说词】2015年韩绍先与好友共同创办了荣宝京鲁书画院。韩绍先在画院成功举办了自己的个人画展。

【纪实片段】院长与韩绍先参观画展。

【同期声】

院长:就是为了把这个中国文化呢,传承和发扬下去,所以我们就在这个各个画家的建议下,就现在组成我们这个画院的元老们,有十多个画家,在他们建议下,就成立了这个龙宝书画院。

【导视2】

从相识到相知

他们因画结缘

每日晨练

数十年如一日

《故乡》栏目继续为您呈现《书拳入画写河山》

【纪实片段】

打太极拳

【字幕】

2017年5月22 早上六点

【字幕】

北京通州 森林公园

【解说词】三尺龙泉万卷书,皇天生我亦何如。不能报国平天下,枉做男子大丈夫。韩绍先的身上有一股英雄的豪气,他喜欢武术,继承文武双修。

【同期声】

韩绍先:当时一点就是为了自己强身健体,因为我上学的时候,当年个比较小,身体比较弱。再一个就是感觉到,咱们外国人说咱们是东亚病夫,所以咱们每个人都要强身健体,是这样想的。

【解说词】2015年,在当地领导和群众的共同支持和鼓励下,韩绍先组织了今天的“清水湾太极拳辅导站”。

【纪实】拳友介绍陈氏太极拳。

【解说词】太极拳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的拳术风格使习练者的意、气、形、神逐渐趋于圆融一体的至高境界。

【纪实】

拳友:练习太极拳的益处。

【解说词】看韩绍先练习太极拳与其它人不同,他的拳法中融入着书画的智慧,作为一名书画家,他的绘画作品中也凝结着太极拳的结晶。几十年来,晨练太极,暮习翰墨。每当他置身武场挥拳舞剑之际,常常生出泼墨行笔之情致。当步入画室书房静气凝神时,展纸研墨,似看见宣纸上隐现剑光拳影。每演练一套刚柔相济的太极拳时,也恰似书写一幅行草书般酣畅淋漓。

【同期声】

韩绍先:永字八法嘛,点如高山坠石,横如长蛇布阵,竖如万岁枯藤,短横如策马勒缰,长撇如美女掠发,短撇如鸟钻木。这个捺如刀切肉。它这八个字,正好跟太极的八个字相对,它是八法,我们太极拳也是八法。

【同期声】

韩绍先:点如高山坠石,那个大圆点下来以后吧,你得感觉石头从天上掉下来,才有那种,我们恰恰有一个仪式叫金刚倒地下来,啪就下来,和它那个点一模一样,力气下来,全像石头砸下来。

【解说词】韩绍先的老伴名叫单玉环,与她的相识,也要从画画说起。

【纪实片段】

韩绍先:当初是这样,全县美术老师开会集训,我认识他了,她也认识我了。

韩妻:我们那时候很逗了,刚一开始大家谁都不认识谁,他你知道怎么地,音美教师培训那时候是一开始,他还背了一个二胡。背了一个二胡,我一看,挺有才的。

【解说词】也许是追忆往昔,也许是对故乡的怀念。韩绍先和他的老伴竟然向大伙讲起了他们洞房花烛夜的往事。

【纪实片段】

韩妻:结婚的时候。画了一幅画以后吧,我一寻思你画了一幅画,我也是搞美术老师的,那时候也,我们俩都美术老师嘛,我也画一幅。那他贴到这面呢,我就贴到那面,就这么的。

韩绍先:不服。

韩妻:我有点那时候有点,不咋服他。

女:一直比翼双飞了。

【解说词】几十年过去了,相濡以沫的老两口,聊起往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韩绍先也曾有过伤心流泪,也曾感受过背井离乡,但是不论逆境顺境,不论走过多少地方,他的根和情怀一直属于故乡,他的画笔一直书写着故乡的河山。

【同期声】

韩绍先:人的故乡,都有故乡情节,我觉得哪个地,无论在各方面,对你在某个方面,感情,或者你的创作,都会产生很深远的影响。
MV:《故乡》
责任编辑:裴超男
首页 | 最新动态 | 栏目介绍 | 节目预告 | 视频点播 | 节目相册 | 全国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7 故乡新闻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京ICP201208169  技术支持:故乡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