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摄影师的李均忠不但用相机记录了云居山的秀丽风光,也见证者着云居山二十多年的变化。二十多年来的摄影生涯,让他跑遍了云居山,对云居山的环境和历史也非常的了解。也让他的人生充满了有趣且传奇的故事。整个拍摄过程中,李均忠老师不但是导游,也是担起了这次九江之旅的翻译,因为南北语言差异实在是太大,很多时候只能是李老师给我们翻译。
第一天西海景区拍摄非常顺利,第二天去李均忠老师学校拍摄的时候,设备突然出现开不了机的问题,检查了半天没有成功,一开始心里真是急的的冒烟,还好李均忠老师是摄影师,用的设备跟我们拍摄视频的设备通用,无奈我们只能兵分两路,一边是用李老师的设备先拍摄,一边由乔昊铎老师去南昌修设备。结果维修无望,只能重新买了一台设备,算是时间没有耽误太多,就是台标没有办法在设备上插了。再加上阴雨连绵的天气,本来下午采摘桔子也只能择日再拍,当地的人说桔子只能是在雨后晾晒上一两天才能采摘。下午还要早点去李均忠老师远在泰和的老家,本打算采访和采摘桔子的时间有点耽搁。
第三天一大早补了采访,中午拍了和妈妈的故事,还算顺利。下午的时候在李老师的协调下模拍了李老师小时候的故事和采摘桔子的场景。在山里的情况和在别的地方还是有区别的,别的地方到处都能找到一些人来,但在那里开车一个小时不见人家。本找来的一些人可能是有点高兴,中午在兴奋的驱使下就喝了一些酒,到桔子园里就有点兴奋过头了,本来很朴实的人民在酒精的麻醉下都开始了不能自主了,争先恐后地开始飘飘然的表现。
拍摄寺院时由于种种原因,也出现了一些小的问题,不过我们团队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在有限的时间内采取最有力、最有效的配合方法。大家在共同商量后,决定采用三机位同时拍摄,本来固有的两台拍摄设备,再加上嘉宾的一套设备,和乔昊铎老师的拍摄,共同完成了这次的拍摄。
我们打算在云居山去山里拍摄的时候,看到生活在云居山的居民给李均忠老师打招呼时,我就感觉这次嘉宾肯定会给整个片子增色不少,因为没有多次地来回在这里活动的经历,是不会有人认识李均忠老师的,这也说明了他在云居山活跃的程度之大,次数之多。从山里的景点到山里的条条小路,李均忠老师都是非常的了解,一边给我们领着路,一边还给我们介绍着云居山的历史,真不愧为是二十多年穿梭于云居山的摄影师。他对云居山的这种执着,这种热爱,对拍照的这种疯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片子成型后,画面很漂亮,但是里面少些人气的东西,这次好好总结经验。
最后感谢各位老师和同事在策划、拍摄和制作中的献言献策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