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热门关键词:  as  故乡  xxx  test  禅宗

味至浓时即家乡

来源:故乡 作者:秩名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4-19
摘要:老宋做的甜沫好喝,人实在服务又好,所以生意一直很好。每当我坐在街边的甜沫摊儿前,吸溜熄吸溜的喝着这家乡美味儿的甜沫时,记忆深处总会浮现出老宋一家和他的甜沫摊儿,我想我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才真正的喜欢上这家乡的甜沫吧…… “味至浓时即家乡”我爱喝

我爱喝甜沫,特别爱喝!怎么个爱喝法呢?只要听说城里哪里的甜沫好喝,我必定寻味儿而去,先尝为快。我家住在西城,那年听说东城甸柳庄有家甜沫特别好喝,第二天就起了个大早,一路骑车赶过去。到那儿一尝,味道果然不错。二话不说,先来上两碗解解馋!自那儿以后,只要愿意活动,我就经常去那里尝鲜。时间久了,自己就想,这还真是个好事儿,既解了馋,又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啊……

我不但爱喝甜沫,还爱读甜沫(写甜沫的文章)。好友胡春雨兄的那篇《甜沫和曲水亭街》的美文里——甜沫、泉水、老街竟让他铺陈出那么多才子佳人,王侯将相的传说,可见他对家乡甜沫的行文用情之专。《济南范儿》里的

樊禹辰老师却是另一种大手笔——小小的甜沫,竟让他写出了一碗俱可傲王侯的气势,真是让咱们济南人脸上有光啊!文中他重点写到了咱们济南的名店——甜沫唐,他家的甜沫,在2003年被评为首批济南民间风味小吃,2012年又被认定为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想这也是家乡人对甜沫这种风味小吃所能给予的最高的褒奖吧!

当然我最接喜欢的还是魏新老师的那篇《甜的沫》,他写的是回民小区南大寺对面的那三家甜沫摊儿。记得当时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时,我正在上夜班,读罢顿觉口舌生津,馋的不行。要不是当时是夜里十一点多,我真想立马冲到回民小区,先喝上它两大碗解解馋不可。兴奋无奈之余,我就在魏新老师的公众号上留言,相约他第二天一大早去喝甜沫。没想到魏老师很快就回复了我——说因为工作关系和家住的比较远,他现在已经不怎么过去喝了,并引以为憾。他还热情地向我推荐了哪家的烧饼夹牛肉好吃,嘱咐我一定要过去尝尝……聊完了后,我竟突然有些小感动,没想到,这小小的一碗甜沫,竟牵挂着那么多人的心啊……

看到这儿,你们可能要问了——既然你那么爱喝甜沫,爱读甜沫,为什么不自己也写写甜沫呢?你们说的也对啊!可是上面那几位都把甜沫写的这么好了,我还能再写些什么呢?想来想去,那就写写我的一段因甜沫而结缘的往事吧……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我住在十二马路的明星电影院旁边。从我家往南过路口,不远处就是振兴街。当时因街口就是一个大的公交站点,早晚人流量特别大,所以那半条街上就全是卖早点的,老宋家的甜沫摊儿就在这条街上。因他家的甜沫用料实惠,味道好喝,所以别人根本没法和他竞争,他也就成了这条街上唯一的一家甜沫摊儿了。摊主老宋人长的矮胖敦实,朴实憨厚,因做得一手好甜沫,就在自家小院门口摆摊儿卖起了甜沫。我也是偶然间去喝了一次,觉得实在是好喝,打那以后就成了常客。去他那里喝甜沫的除了街坊就是回头客和老主顾,还有一些慕名而来的。老宋做的甜沫好喝,人实在服务又好,所以生意一直很好。平日里老伴儿在后院里煮甜沫,老宋在外面照顾生意,实在忙不过来,就让小宋出来帮忙。这小宋给我的印象很深——当时也就十八九岁的样子,身材一样的矮胖结实,留着一头乱糟糟的半长不长的披肩发。说话瓮声瓮气的,总带着一脸的不情愿和纠结。服务态度也不怎么好,有时侯老宋实在看不下去了,就低声的呵斥小宋一声,引得周围的食客发出一片善意的笑声。这么一来,小宋就更不耐烦了,一赌气就跑回了院里再也不出来了。气得老宋只能边发牢骚边给顾客们赔笑脸了。  后来去的次数多了,渐渐的了解到,小宋那时喜欢摇滚乐,没事就抱着个破吉他在他那小屋里唱歌,标准的文艺小青年儿做着音乐梦。可是他那嗓子实在是不敢恭维,用句行话说就是五音不全,所以唱来唱去,也没走出他那间小屋。对老宋的这甜沫摊儿也不感兴趣,为这事儿爷儿俩没少闹别扭。现在想想,小宋那时候也就是个青春期的叛逆吧,其实又有哪个人在年少轻狂的时候没有一个小小的梦想呢?   

平淡而快乐的日子过得飞快,后来我结婚成家就和父母分开,搬到别处去住了。即便偶尔回家看望老人,也因为时间不合适,很少去光顾老宋的甜沫摊儿了……   又过了几年,政府对振兴街那片儿老棚户区进行整体拆迁,老宋一家和他的甜沫摊儿也搬离了那里,从此就再也没有见过了。

去年的某一天,我在商场里偶然碰到当年那条街上的一个熟人,也是甜沫摊儿的常客。闲聊中谈起了老宋和他的甜沫,他告诉我 ——街坊们搬迁后,他和老宋一家住的不远,对他家的情况比较了解。老宋刚搬过去的时候,也想把甜沫摊儿再干起来,但事与愿违,可能是因为这么多年起早贪黑的辛苦吧,积劳成疾,身体竟大不如前,再也没有力气去操持他那个甜沫摊儿了。这期间也琢磨着把这个手艺传给儿子小宋,但他就是不愿去学,无奈之下,也只能任他而去了。前年冬天,老两口一大早外出遛弯,老宋突发重病,虽经及时抢救,挽回了生命,但从此就卧床不起了。现在小宋也早已结婚生子,出去单过了,只是时不常的会回家看看老宋,现在家里只剩下老两口相依为命了。听完了这位熟人的话,我也不禁唏嘘不已……

一晃眼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也已经人到中年。这些年我喝过很多地方的甜沫,自觉越来越离不开这个嗜好了。每当我坐在街边的甜沫摊儿前,吸溜熄吸溜的喝着这家乡美味儿的甜沫时,记忆深处总会浮现出老宋一家和他的甜沫摊儿,我想我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才真正的喜欢上这家乡的甜沫吧……

“味至浓时即家乡”我爱喝甜沫,特别爱喝!其实又有哪个老济南不爱喝家乡这碗美味香浓的甜沫呢?                                      

责任编辑:秩名
首页 | 最新动态 | 栏目介绍 | 节目预告 | 视频点播 | 节目相册 | 全国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7 故乡新闻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京ICP201208169  技术支持:故乡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