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姚家恺老师是老熟人,工作之余,老往他工作室跑,看他画画,和他聊天,就会忘了平时的忙碌与工作的上的烦扰。姚家恺老师是个腼腆低调之人,他说自己不善与人打交道,这是弱项。我想也许正是这个“弱项”,所以反而特别真,亲切如邻居长者。 ![]() 当然,提到姚家恺就不得不提他画的石子。他画的不是雄伟的山石,而是乱石溪潭,碧水游鱼。你可以在他的画中见到大大小小的圆滚滚的石子,它们静静地躺在水边,清澈见底的水上漂浮着几片红叶,几条锦鲤好奇地往红叶游去,恰巧这时,又一片红叶掉入水中,激起一些涟漪,吓得鱼儿赶紧往回走。或者是一股白色的清泉从石头缝里泻出,落在小潭上,激起一圈圈波纹。潭水清澈见底,潭中石子无声地接受着泉水的洗涤。笔墨渲染的浓淡转换之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器宇轩昂、空灵飘逸,生动细致的笔触,强劲中有落单惊风之威,同时在作品中也给观赏者传递着一种深厚的精神力量和生活气息。画家用其高超的技巧,使得画面栩栩如生,加上熟练丰富的笔墨以及对素材进行艺术化处理,造就作者心中的境象,既写实,又有意境。笔墨演绎中的深厚功底则渗透出一种纯净的气质,吸引着观众的眼眸。 ![]() 诗人以诗明志,作家书写其心,画家则以画现人。浮躁的画者永远画不出寂静,狭隘的画者画不出大气蓬勃,粗心的画者画不出细腻……画如其人,姚家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个朴实的人。他师从姜成楠老师,1982年参加由中央美院张立辰、贾又福等教授主讲的进修班学习中国画,得到诸多名家的细心指教。加上数十年夙兴夜寐,潜心钻研,作品获得行业内外一致认可与肯定。现为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绘画年鉴理事,中国长城书画家协会理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大写意花鸟画高研班画家,北京金大都画院副院长等。多幅作品在全国报刊上发表。2007年,其作品入编中国绘画年鉴——《中国当代名家精品集》,2008年为四川汶川地震以及奥运会捐赠了多幅作品。而他的《秋暮啸风》则被日本广岛的“心连心”美术馆收藏等。 ![]() 姚家恺老师其画,除了能看到他高超的绘画技法之外,更能让你在喧嚣的都市中找到安静的一隅,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在自己的内心中找到心灵的净土,返朴归真;其人,淳朴率真,平心静气。不管是其画,还是其人都一直在寻找和发现人类最原始,最纯净的美景。 山水、花鸟题材甚多,为何他独钟情于石子?他的作品又是怎样呈现出一种虚静空灵的意境?在作品备受喜爱时为何又引起艺术界争议不断?面对众多的争议,他又该如何应对?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CCTV故乡栏目播出的《故乡有约》系列之《京城石子姚》。 |